2020年12月19日 星期六

109年12月19日 奇異恩典讀書會分享文稿

書籍閱讀進度:第1

    我覺得讀書會越走越走就會發現,它其實也不是一個讀書會,而是上帝在集結軍隊一個創意的方式。讀書會也有很多線上的弟兄姊妹,不受時空的限制,把我們集結在一起。

    最近我可以感受到有一些爭戰在我們當中,最起碼在我的心裡與周遭是有一些事情發生的。越是爭戰,我越是可以感覺的到,我們在做一件對的、走在神心意當中的事情。連主耶穌都說,祂來到自己的地方,自己的地方都不接待祂,何況是我們這些跟隨祂的人。主耶穌在做父神要做的事,祂就受到很多的干擾、攔阻。我們假如在做神要做的事情的時候,不可能說一帆風順,什麼事情都不會碰到。所以當我碰到這些事情的時候,其實我的心裡面是有警惕的,就是我相信我們是走在神的道路以及心意當中,以致於好像會有一些的攔阻臨到。

    今天早上神特別給了我一句話:「耶利哥城倒塌」,是在我頭腦空空的時候,突然一句話蹦進來。我覺得神在告訴我們,不管現在你個人或者家庭或者是你生命的當中,有遇到任何的事情,就像耶利哥城一樣。這個耶利哥城對我們來講也許有的時候是有意識的,有的時候是無意識的;有的時候是外來的一些所謂的攪擾和攻擊,有一些是我們自己裡面的堅固營壘。不管是什麼,神告訴我們耶利哥城倒塌!祂不是告訴我們耶利哥城「要」倒塌,或者耶利哥城「快要」倒塌,而是告訴我們「耶利哥城倒塌!」就是直接倒塌!神在給我們機會讓我們生命外面、裡面所有一切使我們沒有辦法靠近神的,把試途敵擋、阻止我們去活出神心意的事情突顯出來,讓我們靠近越來越像耶穌這樣子的目標。

    讓我們回想一下,耶利城聖經的記載我們都很熟悉,耶利哥城到最後為什麼會倒塌?我每次想到這件事情都覺得那根本是一個神蹟,雖然以色列人什麼都沒有做,可是在他們什麼都沒有做的當中,上帝卻做了一個很奇妙的事情。耶利哥城之所以倒塌,是因為以色列人繞城七天,七天當中都沒有聲音。你們會說:「怎麼可能?」光是讀書會現場的九位姊妹加上一個小朋友,要我們完全沒有聲音是很困難的一件事,一定會偷講個兩句話。

    可是以色列人繞了七天/七圈,而且耶利哥是座城,一定很大,以色列人一定很多(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男人),可是完全沒有出聲音,我覺得上帝給我們打仗的祕訣,常常都是我們看起來比較違反人性的。不是我們衝啊、殺啊,然後祂跟我們同去,而是祂告訴我們不要出聲音。我們也在別的地方聽過,你靜坐,看神為你做大事,你們不要作聲。你們會發現說,其實主耶穌在四福音當中也常常會有這樣子的舉止,就是祂做了一個神蹟在一些人身上,然後會叮嚀他們不要跟人家說。我們的神祂絕對不需要靠世界的光環或者聚眾,祂才可以做成祂要做的事情,反而神剛好相反,祂要做事情的時候,祂希望我們不要講話,不要出聲音,安靜。

    你說這個不要出聲音、安靜,祂是對誰說的?是對著平常在祂的面前有順服、有跟隨、裡面有真理的人說的,而不是對一個不認識祂的人說的。大部分都是認識祂的百姓,祂會要求你打仗的這個時候不要說話,就看神做事。在聖經裡面也有多次告訴我們說,你聽到在桑樹稍上有聲音的時候,你再前進;你看到巴掌大的雲的時候,你再前進。你們會發現神其實常常都在教導我們,其實在靈界裡面的爭戰,遠遠的真實過物質的世界。

    所以假如我們在物質世界裡面有太多的想法、言語、意見、情緒、一大堆的跟上帝評估、分析、邏輯,那些統統都是在分辨善惡樹下我們的左腦/理性的裡面。可是聖經裡面不僅僅在打仗的時候上帝教導我們有一點違反理性,理性會告訴我們:「你應該要弄清楚啊,然後再講清楚,然後整個設計好,我們再去照做,然後我們一定要扮演一些什麼樣的角色,比如說要叫我們做一些什麼事情、為了爭戰要預備一些東西···」。可是上帝都沒有,就是叫我們要安靜。

    其實聖經裡面有很多很多的地方,比如說:領受方言、受洗、抹油,其實這些都很挑戰人性。你們會說,上帝好像故意的跟我們的人性作對,好像故意挑戰我們的人性似的,其實不是,那是一種奪回,一定要奪回。因為假如我們在這個理性、感覺的上面,這個就是當初我們跟魔鬼立約的地方,就是分別善惡樹的兩大陣營,一個是左腦-理性,一個是右腦-感性,這兩個東西集合起來,假如我們一直參意見的時候,其實神很難做事。不是神沒有能力做事,而是神會尊重我們。假如你的左腦和右腦一大堆的意見、一大堆的感覺、一大堆···的時候,聖靈就沒有路可以走。因為左邊、右邊都是「你覺得」「你認為」,聖靈就會碰壁,沒有辦法有路走。

    所以我為什麼一直會說讓路、讓位,我的意思不是要大家變成是一個沒有想法的人,我自己的原則,就是我跟神在一起的時候,我覺得祂給我很大的自由,就是我什麼都可以說,我什麼都可以告訴祂我的意見,可是只要神一下最後的決定的時候,我就會嘴巴閉起來了,我就會什麼都不說了,因為只有祂掌權。可是在過程當中,祂真的給我們很大的自由,你可以講,你有情緒也可以跟祂說。我不是說讓位、讓路的意思就是你都沒有自己了,不是這個意思。所以當你平常這樣子跟神訓練,等到有大的事情發生、要打仗的時候,你會發現,你自己的身體很好用,它不是那麼的囉嗦。

    除了我剛才說的(方言、受洗、抹油)之外,還有禁食,以及利未記、民數記這些讓人讀起來痛苦至極、完全無味的經卷,裡面那些人名、族名、地名,感覺起好像不干我的事的這些東西,感覺神好像透過他們,統統讓我有機會可以奪回、贖回我的左腦跟右腦,讓我的身體聽話。就是:好吃,吃!不好吃,吃!為了健康,吃!為了治病,吃!今天我叫你吃,你就要吃!不管是我的身體或是靈,我都朝著這個方向,我覺得也是聖靈給我的一個功課。

    整個聖經的裡面,不管舊約新約,其實神都一直在裡面講打仗這件事情。假如這件事情沒有那麼的真實與重要,其實上帝不用透過一整本聖經,很寶貴,有的人還塞不進去,可是裡面很多的地方隱形的、顯性的,統統都在講打仗。神也在舊約告訴我們,現在不是把刀、劍、矛磨一磨變成農具的時候,意思是說,還沒有到農家樂的這個時候,現在都還是在打仗。我每天為我自己跟全家穿戴起屬靈的全副軍裝的時候,我都會跟主說:「主啊,求祢為我們戴起救恩的頭盔」。其實事實上,我們這一生當中都是在打仗,主每一天為我們戴起救恩的頭盔。

    我一再的說,不管你知不知道你在戰場上,不管你願不願意面對你在戰場上,不管你有沒有去迎向這場戰爭,你都在戰場上,只是你扮演的角色不一樣。你是一個戰士,還是一個戰俘?你是一個囚犯,還是一個還在打仗的戰士?差在這裡而已。所以每一天我們都還在打仗的當中,不管你知不知道。因為這場打仗、爭戰長得很不像打仗,所以今天早上當神跟我講「耶和哥城倒塌」的時候,事實上很多發生在身邊的攪擾,其實就是發生在心思的裡面。有很多很多很混亂的、很攪擾的,甚至在我的夢境裡面、在我們的家庭裡面。也許我們會覺得那是日常嘛,那就是生活嘛,那不過就是別人家也有小孩的問題呀,別人家也有遇到濟經的問題呀,別人家也有健康的問題呀,統統都會有啊,這些看起來就是稀鬆平常的日常,可是其實我們就是身處在戰爭當中。

    所以我有說過,只有屬靈的人,沒有屬靈的事。所以,所有發生在一個屬靈的人身上的事情,吃喝拉撒睡,統統都跟爭戰有關,也統統都跟得勝有關,因為爭戰才會有得勝嘛,我覺得這個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當你每一天有認知到你在爭戰,你看這件事情就會不一樣,你就會知道:哦,有小偷、強盜、土匪來了,牠要偷我的、搶我的、殺我的。而且我也說過N次了,牠不會去偷殺毀你沒有銀兩的地方,牠一定會偷殺毀你非常富裕的地方,那個地方常常都是我們認為上帝給我們的五千兩。比如說,有的人很有才華,有的人很有創意,有的人手腳俐落很會做事情,有的人很愛講話···這些都是天生的,不是後天去把它練出來的,是你本來就有的,只是你有沒有把這個功能叫出來,有沒有去訓練它,只是差在這邊而已。

    所以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上帝把我們放在這個地方,並沒有立刻把我們帶走,差我們到地上來,其實我們就是上帝差來在這個地上的宣教士。我們每一個人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就是宣教士,我們面對著我們自己的心思意念、理性、感性的時候,我們要對它宣教。宣教的意思不是我們宣一個教,而是我們對著它宣告我們是屬耶穌、屬基督的,我們活著,我們的靈一定大於我們的魂和身體。

    我曾經聽過一個牧師說過,我曾經也照著做了一段時間,我也跟大家分享。是一個很簡單的步驟,可是我覺得非常非常的有效果。牧師說:「你要常常,尤其是當你感覺到裡面有混亂的時候,對著你的魂跟身體說:『我的身體要聽我靈的聲音,我的靈要聽聖靈的聲音。』」你要多次的宣告到你的靈平靜下來,然後它聽得到聖靈的聲音。他說雖然看起來是一個小小的動作,可是當你時常這樣子去做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身體會開始有感覺、有反應,知道我的主人下的這個命令是來真的。當身體知道是來真的,而且會聽話,就配合上我之前說的,在小事上忠心。

    假如我們在小的事情上面忠心,飲食、運動、睡眠、情緒、關係····上面,說老實話,這些都跟宣教搭不上什麼關係,這些都叫做小事,可是在小事上不忠心,大事上就不會有託付。我把這句話再分解一下,小事上要「忠心」,大事上有「託付」。忠心我們是主動的,託付我們是被動的。就是忠心由得我們,託付不由得我們。可是託付會不會來,是由我們在小事上有沒有忠心來決定的。所以上帝把我們做的到的忠心,放在我們的手裡,以致於當我們忠心了,神就可以託付我們。可見得那是一個「我們預備好了沒」的問題。

    所以我們常常都在等著「大事」,其實有很多的基督徒在這個上面是真的有這麼一個盲點,我自己有的時候也會,我會覺得說,當我最近在「我認為」的服事上面覺得很有果效,覺得我很殷勤,覺得上帝很開路、很給機會的時候,我就特別的覺得自己比較尊貴,特別的覺得自己比較蒙愛,特別的覺得上帝應特別的滿足和喜悅。可是事實上不是這樣子的,其實我們每一天的日子當中,神都與我們同在,並且神是在每一天,真的是每一個呼吸、每一個心跳、每個思想、每個決定、每個選擇的裡面,祂都在跟我們相交,就是第一章裡面講的「相交」,就是我們跟神有fellowship,我們跟祂有很深的關係,我覺得它一直在講的其實就是這件事情。

    這本奇異恩典在講什麼?它在幫助我們披巾斬棘,讓我們跟神真的可以建立那個親密關係。所以,再說一遍,重點不是打仗,焦點也不要放在打仗和勝敗,這些都是為了要奪回、贖回。所以我覺得神的確是給我們機會,讓我們在打仗的當中,把我們生命中一座一座的耶和哥城都浮現出來。比如說像今天一早就發生了一些事情很影響你的心情,假如你是一個屬靈的人,你會「叮-」馬上就會有警覺:「這是爭戰,我要讓這個事件/情緒接下來影響我嗎?讓它當我頭上的那個紅屁屁嗎?」你可以做一個決定,要?還是不要?

    如果你要,那很簡單,就順著這樣子下去,這是人之常情嘛。有一個討厭的人/有一件討厭的事/有一件很干擾我的事反正就是發生了,然後讓我就一路這樣子不舒服下去。這是人之常情,正常人都是這樣子;可是,假如你是個屬靈的人,就要意識到,這是一場戰爭。而這場戰爭,也不要停留在:「哇,打仗了」,不是,是上帝正在讓一些事情浮現出來。

    再複習一遍,上帝就是透過一些磚塊、石塊、鉛塊、銀塊、金塊,不管那件事、那個人、那個遭遇、飄過來的這一些心思···,它們到底是什麼,不管它們長得是卑賤的(磚塊)、尊貴的(金塊),上帝都只是為了要突顯出來,這個地方你狹窄,這個地方你有需要被奪回、被贖回得地為業的。

    最近有一個家庭最近有遇到比較重大的需要爭戰的事情,我為他們一禱告,我就聽到神說了四個字:「補還 贖回」。我覺得神在我們的生命當中,祂不停、不停的想要幫助我們補還跟贖回。因為我們都會講說「早知道」,可是千金難買早知道,我們常常會有這種的懊惱、懊悔。神真的很愛我們,其實祂在我們的生命當中,祂說耶利哥城倒塌,祂其實就是在告訴我們,祂在幫助我們把一座一座的耶利哥城突顯出來,然後幫助我們、給我們機會,因為我們不能讓時光倒流嘛,我們常常會說「如果那個時候,我像現在有這種工具,我就可以怎麼樣怎麼樣;那個時候我要是知道這種概念,那個時候我就會怎麼樣怎麼樣···」,我們常常會有這種懊惱、懊悔、遺憾。

    為什麼我的電子郵件信箱地址是寫哆啦A夢,因為我真的很喜歡設計哆啦A夢這個角色的創意。牠有時光隧道機,還有任意門。我覺得我們的神就好像為我們設計了一個時光隧道機、一個任意門,就是你不能時光倒流,但是神可以幫助你在這個裡面消掉那一些的遺憾跟懊悔。就是雖然你那個時候遺憾和懊悔,可是上帝讓它突顯出來,讓你有機會把它再贖回來,然後把它補還過來,這些事情都不會太久、太遠。

    就好像之前我舉過的例子,那位媽媽的小孩已高中年紀了,她覺得她的小孩沒救了,結果老師就建議她每天給他一個誇獎,那件事情就是一樣的,其實那是一個補還。那個小孩不可能重來再回到三歲,可是為時不會太晚,只要開始就不會太晚,只要有機會補還、贖回就不會太晚。所以我覺得神一再的告訴我們,祂超越時間空間,超越所有一切我們的經歷,然後祂幫助我們去把它奪回來。既然要奪回,就一定要打仗,你不能不打仗。其實我是一個愛好和平的人,我不喜歡爭戰,可是上帝卻一直要我教人家打仗。而且我知道,你不打仗,就不會有真正的和平來臨;你不打仗,就不會有真正的平安。

    我每天禱告屬靈的全副軍裝,宣告到平安福音的鞋的時候,我都會會心的一笑。它在全副軍裝裡面顯的有點突兀,在爭戰餒,可是它卻是一個平安福音的鞋。所以當我們走在福音的裡面,當對自己、對家人、對旁邊的人,我們就是福音的時候,你會發現,平安就會隨著我們。其實我們想不想要、願不願意承認,我們就是扮演這種使者的身分。可是你假如不願意去承認,也不願意去執行這樣子的身分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個平安就會離開你,這個平安真的會離開你,你會覺得日子每天就好像無頭蒼蠅一樣,被日子以及很多繁瑣的事情追著跑,你的裡面就會變成好像很不清,你就很難去聽到聖靈的聲音,你也很難在戰場上面去執行你是一個戰士,你很難活得很尊貴。因為你每一天就把發生的人、事、物、環境、遭遇、別人發生的事情,甚至於走在路上,別人一家吵架、打架也影響了你的心情,我就是這種人。

    所以假如我沒有意識的時候,我每天都不用打仗了,其實連仗都還沒開始打,我大概就已經被我自己眼目的情慾、肉體的情慾、今生的驕傲給打趴了,我就被影響到一個極限了,所以我根本就都不用打了。所以平常沒事的日子很重要,像大獅前一陣子一段時間的爭戰,打仗打仗打仗,她的狀況就好了,過了一關舒服了,這個時候一定要休養生息,一定要來到神的面前,努力的讓自己緊緊的倚靠神,吃喝真理,要讓自己的裡面很充沛,因為下一場仗什麼時候來你不知道。可是每打一場,你就會發現,就好像打電動,需要吃金幣,以前古早的電動是用血線,就是點一下,血線(生命線/生命力)就會往上升。我看到打電動的人講到這個的時候眼睛都會發亮,一副就是那種他又敗部復活,像滿血復活的貼圖。

    我覺得上帝就好像給我們那種中間休息的時間,就好像是在幫我們累積,我們一定要大量的吃喝、大量的累積我們跟神的關係。以上是我們今天的開場。

──────────────── 進入奇異恩典 ─────────────────

    我有說過這本書影響我很多,其實我自己在回頭去看的時候,發現它真的是影響我很深,有很多我裡面的謊言後來之所以可以離開,都是跟這本書是有關係的,其實在我的裡面又生發出別的東西來。

    我們現在來看一下,11/28心思戰場最後一次讀書會有預先告訴你們,奇異恩典這本書的引言還沒開始之前,神給了我兩個字是「防腐」。在上週12/12讀書會我並沒有講到防腐,現在我要來講一下。我仔細思想了一下,上帝為什麼給我防腐這兩個字。防腐劑是為了防止東西腐爛,而腐爛是什麼?腐爛就跟死亡有關係。我們也有說過,死亡在基督徒的眼中與聖經裡面的真理,不是人閉上眼睛、一口氣沒了就叫做死亡,那是很狹隘的一種說法。

    其實事實上,死亡就是你在關係上灰心了、放棄了、有破裂,那都是腐爛的一種,都是通向死亡的一種。如果你在情緒上、心思上面常常有灰色的思想、負面的思想,甚至有驕傲的思想,甚至於時常去批判別人,這些其實統統都是一種腐爛,腐爛到最後就是死。樹根腐爛到一個程度就會死掉,食物假如一開始有腐爛的現象你不去阻止它,到最後一定就是爛掉、壞掉,不能吃了。

    我弟弟有在做泡菜,他在製做的時候,他發現有一樣東西非常的有趣,當泡菜或是臭豆腐好像有點怪怪的,有點要爛要爛的時候,他就抓一把這個東西丟下去,幾乎都可以死裡復活,那個東西叫做「花椒」。它跟泡菜和臭豆腐的味道不會有違和感,他就會抓一把丟進去,到最後食物就會死裡復活。當他這樣子跟我講,我的印象很深刻。上帝真的是給我們很多的東西是我們不知道的,只是因為你有這個急迫感,需要用到了,你才會去想這種心思。其實旁邊上帝有給我們好多好多的小工具,原來花椒可以防腐,要是我以前醃東北酸菜的時候知道這招就好了,可以丟一把下去把它救活,它臭爛掉的時候好恐怖哦。

    我覺得上帝就在告訴我們,祂給我們花椒做為防腐劑,奇異恩典這本書就好像防腐劑一樣。我們不會把防腐劑拿來直接吃,我們不會直接吃花椒,哇,吃麻辣臭豆腐、麻辣羊肉爐的時候,不小心吃到花椒真的是很痛苦、很恐怖的經驗,整個舌頭都麻掉很不舒服,所以我們不會直接拿來吃。所以上帝在告訴我們一件事情是,上帝不會叫我們直接把防腐劑拿來就每天吃、每天吃,它是一個防腐劑,是防腐的功能,不是直接拿來吃的東西,所以意思是什麼?你還是要讀聖經,這些東西是拿來幫助我們防腐。有很多的人讀聖經,雖然看了,卻覺得沒有滋味,雖然看了卻不明白,雖然看了,裡面卻沒有聖靈運行在裡面,所以字句就還是字句,就是死的,以致於越看就越不想看,或者越看就越定罪、越看越狹窄。

    有的人會說,越看聖經就越覺得很害怕,我以前就是這樣,我越看就越覺得裡面是在罵我,越看就越覺得裡面就是在說我,懶惰、貪心····,就每一天在那邊對號入座。所以你就會發現,這本書是在防腐,就是假如上帝真的是為了要罵我、責備我、定我罪的話,耶穌幹嘛來呀?最簡單的一句話就是,耶穌來了,難道是定我的罪嗎?祂就是要赦免我的罪呀。在約翰福音3:16很經典,可是佘哥很喜歡講1718節也很重要,人子來不是為了要定我們的罪,是要赦免我們的罪。

    這句話聽起來好像很正常、很稀鬆平常沒有什麼了不起,可是其實神在告訴我們一件事,很多的時候腐爛就長在這個地方,腐爛就是從這裡發出來的。就是我們以為上帝是要來定我們的罪,我們以為主耶穌來,是為了要挑我們的毛病,以致於當我覺得最近怎麼不太做異夢了,最近怎麼聖靈不太跟我說話了,最近我的服事沒有以前感覺那麼的high了,我的裡面就會有很多的聲音告訴我說,神不喜歡你了,神要丟掉你了···,我裡面有好多這種的謊言。

    我就發現上帝給我們的防腐就是,我們真的是不太像孩子(意即我們要回轉像個孩子)。比如說,爸爸媽媽跟孩子說,你最近因為要讀書,所以電視不要看了,孩子不會說,爸爸媽媽不愛我了;或者最近因為家裡預算有限,所以我們不能常常去吃大餐,孩子不會認為爸爸媽媽不疼我了···,我覺得我對神就有很多這種的防腐的、防敗的、不是從福音生出來的東西在我的裡面。所以神告訴我這本書就叫做防腐,它有防腐的功能,讓我們在這個裡面不致於在腐爛的思維、腐爛的情緒裡面,因為那些會通向死亡。死亡之前,是腐爛和腐敗。

    你們會發現,腐爛透過這本書,就好像在幫我們洗乾淨一樣,好像在幫助我們把一些纏累我們的重軛及穿在我們身上不合身的衣服給脫掉,換上那一襲輕省的。這本書在告訴我們防腐、幫助我們防腐。

    防腐了之後,我們才能夠進入那個神所賜福的律,這個之前也講過,神給我們的律,我們才有可能啟動那個約。可是講到這個地方,我們要稍微警醒一下,提醒自己一下,就是我們常常會多管神的閒事。把目光、焦點、注意力放在神的約上面,而不是放在我們應該守的律上面。這就是我剛才說的,小事上忠心,是我的事,大事上有託付,是神的事。可是我們真的超喜歡多管神的閒事,超喜歡去偷掀潘朵拉的盒子,就是說:「神啊,那祢要怎麼用我?神啊,那祢要給我什麼恩賜?」

    我以前就是這種小人,我超級喜歡的,其實心裡面暗暗想的是:「神不太公平,我覺得那個人沒有我愛祢,我覺得那個人對祢沒有我忠誠,我覺得那個人服事祢也沒有那麼殷勤,我覺得那個人也沒有我順服,可是,他為什麼有那一些我很羨慕的恩賜,我卻沒有?」我心裡面常常有那種隱隱的、酸酸的滋味,只是沒有把它講明而已。常常想的好像是:「主,我好羨慕人家有那個恩賜哦」,其實是剛才那番話,心裡面有不是滋味,是因為裡面有驕傲。

    當我的裡面有這些要腐敗要腐敗的東西在我的裡面,可是上帝每次都不會在第一時間就來幫助我把它拿掉,因為拿掉了就像浪子,還沒去㪣門,長工阿明就把他帶回家了,他下次還是會腐敗,還是會掉回這個坑裡面,還是會跑去跟豬搶吃的。所以上帝就讓我在裡面這樣子要爛要爛要爛的,在裡面蘊釀了一段時間了以後,有一天,我聽見神很直接的跟我講:「妳又不在前線,妳要那些幹嘛?」我一下子就覺得:「上帝祢怎麼這樣啊?我也是很願意到前線啊,可是問題是,我就沒有這個,沒有那個啊···」。你們知道,我就是在怪祂,「祢就沒有給我那些恩賜,所以我就沒有在前線啊」,可是上帝跟我講:「不是,是妳沒有在前線,所以妳要那些恩賜幹嘛?」

    你們知道我在說的,跟神告訴我的,看起來好像是同一件事情,可是其實是兩極的事情。我在跟祂講說,祢如果給我那些恩賜,我就可以到前線去了。可是上帝跟我講的是,因為妳不在前線,妳不符合到前線的規格、條件。而那些東西都是什麼?小事上忠心。然後我在練自己,把自己練到可以上戰場,可以到前線去。祂說,妳可以到前線了,妳就會需要這些,我就會把它給妳了。日子如何,力量就如何。

    可是我跟神講的是,祢給我了,我就會到前線呀。上帝在跟我們講的是兩極的東西,我自己常常會去掀潘朵拉的盒子,跟神說,祢為什麼不給我這個,不給我那個?祢給我了那個之後,我就可以怎麼樣怎麼樣,這個是我裡面一個腐爛的思想。這個腐爛的思想其實以人來看,真的是再正常不過,非常的正常也非常的合理。祢如果給我恩賜了,祢叫我去哪個戰場,我都敢去,我什麼都不怕。可是有些人得到了恩賜以後,到最後就「恩賜上癮」。就是有恩賜,我才覺得神同在;有恩賜,我才覺得神愛我、喜悅我;有恩賜,我才覺得···。到最後其實你的別神已經變成了是恩賜,這個是極有可能的。

    所以有的時候上帝為什麼那麼堅持,我們先變成一個符合可以到戰場上的人及角色和條件,然後祂才給你恩賜,而不是先給你恩賜,讓你藉著憨膽,怕什麼,有恩賜呀,蛇來咬也不會死,火燒了也不會痛,所以怕什麼。可是神是叫我們先上去,在我們符合條件,我們抖也要抖上去了以後,然後恩賜才會生出來。再講回去,上帝感覺起來好像非常非常的和我們作對,就是你的理性,你的感覺認為是對的、合理的,可是我們的神偏偏都會逆向。

    說老實話,聖經裡面假如像我之前提過的,中古世紀有一派,他們到最後只讀保羅書信,因為覺得舊約太怎麼樣了,新約的四福音太怎麼樣了,啟示錄太怎麼樣了,就是因為超越了他們,(下面會讀一段經文,就是在講這個),而會覺得「我被冒犯了」,所以不能接受,所以就砍砍砍砍砍,這樣子是在要求神要符合「我認為的」。

    這一段經文是在馬太福音111-6,「1耶穌吩咐完了十二個門徒,就離開那裏,往各城去傳道、教訓人。2約翰在監裏聽見基督所做的事,就打發兩個門徒去,3問他說:『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4耶穌回答說:『你們去,把所聽見、所看見的事告訴約翰。5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痳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

6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我為什麼講到這個方向呢,當我在準備的時候,上帝給了我一句話:「不因主跌倒」。為什麼是「因主而跌倒」呢?就是因為我們剛才講到說,我們去掀開神潘朵拉的盒子時候發現,哇,祢有這麼多的寶貝(恩賜、能力、機會),祢居然不給我,讓我好去怎麼樣怎麼樣(讓我好可以去得地為業、讓我好可以有榮耀可以獻給祢),這是我們的邏輯思想。神的邏輯思想不是這樣,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會因主跌倒呢?

    我們從防腐開始講到這邊,因為我們的裡面有一個不合神心意/不是從神來的毒跟腐敗的思維,就是「應該···卻···」。祢應該要先給我恩賜,祢卻先讓我受苦;祢應該要先給我禮物,祢卻先給我這些災難。你們會發現,這些都是我們裡面的思維,而這些思維都是會使得我們的生命腐爛的,會使得我們的身體從剛才說的,我的魂、身體應該聽我靈的聲音,我的靈應該聽聖靈的聲音,可是卻反過來了,變成我們要求聖靈要聽我們身體的聲音。我的身體要感覺到舒服了,或者是認為合理了,我才要怎麼樣。可是上帝卻要求我,你先不要問為什麼,你先去做。

    所以你們會發現,會因主而跌倒,是因為什麼?

1.跟我們的預期不同。

2.與我們的認知不一致。

3.跟我們的經驗不符合。

4.跟我們的習慣不一樣。

    其實事實上還有,我把我自己認為大概可以的列出來。

1.跟我們的預期不同:

    其實這四個是我們每天活在生活當中,一定每天對於今天都會有個預期,大大小小的預期。就像我之前講過的故事,有一個人看到了一位好久沒見的朋友,問他怎麼變樂觀了,以前不是很悲觀?朋友回說,因為我每天早上都會先告訴自己我今天是個失敗者,我全部都不會成功,結果當有一兩件成功了,我就會覺得今天還不錯。所以我們每天其實對自己或者外在的環境都會有預期。

2.與我們的認知不一致:

    我們裡面一定有認知,我們從生下來就是在被影響,或甚至於被刻意的教導,不管是家庭或者是外在的學校,或者是整個社會,甚至於是整個世界。

3.跟我們的經驗不符合:

    第三個是經驗,你就會累積經驗,從小到大的經驗是,比如我去偷吃東西,我就會被揍;或者是我做這件事會被誇獎,做那件事情會被罵,這些都是我們的經驗。經驗就會容易使得我們去趨吉避兇,經驗就會給我們一個這樣子做是不對的,或者這樣子做是不好的,或者這樣子做會得獎賞,那樣子做會得到災禍的,我們就會趨吉避兇。你說這些東西有沒有好壞對錯?沒有。就像我們講到貪「財」是萬惡之根,財可以換成很多的東西,可以是名、美貌、物質、公義、舒適、自由、真···,我對以上的這些東西有無可救藥的上癮,所以以致於我就會過度,過度的時候,連神都不可以改變我,連神都不可以違背。

    其實當我們某一樣東西過度,我剛放進去財的東西,到後來越來越不像貪什麼的壞事,接下來放進去的公義、自由、真、舒服,這些並不是壞事,可是我們變成「過」的時候,就是我們一定要這樣的時候,我們就越界了,因為我們是一個不完全的人,可是我們確要求一個完全的。就是你自己也不全真,你自己也不全自由,你自己也不全公義,可是你卻要求一個完全的真、完全的自由、完全的公義要從你這邊發出,你會發現你就踩到線,你就跑到魔鬼那邊去了,你就跑到僭越者那邊去,我們就不再合乎中道。

 4.跟我們的習慣不一樣:

    與習慣不合,就是跟習慣是不一樣的,就是我習慣怎麼樣怎麼樣啊,所以剛才上面那些東西生出來的,也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比如說,最近這幾個月,因為孫子去上學,我要幫忙看孫女,打亂了我的生活作息。九型人格裡面的第五型我也有,我很希望我的生活每一天是規律的,每一天早上起來我可以有一段安靜的時間,再···,然後吃一個安靜的早餐,再···,然後服事,然後在家裡運動···,再···,我有一個規律在那個地方,就是小小的一個世界宇宙,這是我的習慣,而且也是我的嗜號與喜好,那樣子的時候,我會特別的安心。

    我記得湘美說,他們家以前是開中藥舖的,當她是小baby的時候,媽媽說她很喜歡被放在中藥的藥草抽屜裡,她覺得特別的舒服、安全,那就是習慣。就是一個人的嗜號又碰上了這樣一直在被持續的對待,加上他又很喜歡,就會變成一個很強大的習慣體系。我就發現我很喜歡簡單規律的生活,我發現這個就變成我的習慣,而這個習慣一旦神要來打破、要挑戰的時候,我就會抗拒。那個抗拒我不是直接跟祂說「不要」,而是我的裡面就會不平安、不平靜,會煩燥。為什麼會煩燥?因為我想回去,我想要回到那個規律及單純的裡面去,可是回不去,又沒有辦法改變事實,就會發現裡面的平安開始不見。你說,這個習慣有沒有不好?沒有。規律、單純的生活其實很好哇,可是問題是,當我把它抓在手上,不能夠被牴觸的時候,它就出了問題。

    我們來看一下剛才讀的馬太福音111-6,從裡面來學習。耶穌吩咐完了十二個門徒,就離開那裏,往各城去傳道、教訓人。那個時候約翰已經被關在監牢裡面了,他聽見了基督所做的事,就打發兩個門徒去問耶穌,為什麼他要問?因為他很困惑。他說:「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因為耶穌接下來跟他說的那些話,也就是他所耳聞的事,就是耶穌到處去醫病、趕鬼、行異能,這些對於約翰的預期、他的認知、他的經驗、他的習慣來說太挑戰了,所以他沒有辦法肯定與確定。

    約翰是幫彌賽亞來舖路的,他開始有疑惑:我要傳揚的彌賽亞是這樣的嗎?祂這樣子有點驚世駭俗欵,祂這樣子有點違返常規欵,祂這樣子有點挑戰我們的風俗民情欵,祂這樣子有一點點····,就是有很多的讓他覺得沒有把握,覺得彌賽亞應該是很榮耀的來,彌賽亞來應該是帶著和平的來,彌賽亞來了應該是直接掌權,大家都聽祂的,怎麼感覺起來這個人的行為舉止、所做所為都跟他的預期的不一樣,都跟他的認知不一樣,跟他的經驗、習慣不符合。

    Q:那你會想問,是因為約翰從小就認識耶穌,所以對祂的預期、認知、經驗裡面去看耶穌嗎?

    A:是,約翰認識耶穌是跟他一起穿同一條褲子長大的、是木匠的兒子,是他的表弟。所以耶穌為什麼說,先知在本地是不受尊重的。為什麼?因為旁人都看著他,他也會做一些我們平常人會做的事情、小動作,就是我剛才說的跟認知、經驗、習慣有關係,所以就會覺得,我看你,不是吧?!

     所以我們就會發現,當約翰這樣子說:「那個是你嗎?」其實那不是在跟一個陌生的人講話,因為耶穌他太熟悉了。可是雖然約翰從小可能就知道耶穌是彌賽亞,問題是他依舊有很多的困惑。然後耶穌就(跟約翰的門徒)回答說:「你們去,把所聽見、所看見的事告訴約翰,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痳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特別祂講到)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為什麼耶穌要講「窮人」?因為當時候受教的利多都是在宗教的金字塔上面(法利賽人、撒都該人、文士、祭司),都是在公會裡面有名望的,有身份地位的人身上,所以特別講到窮人。窮人就是,你別想,像拿但業就只能在一顆無花果樹、再一顆無花果樹、再一顆無花果樹的下面去偷聽拉比講道,其實真正的受教權都不會是在窮人的身上。

    前面講到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痳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這些,統統都跟能力、權柄有關係。我為什麼會特別的跑去看這節文,因為其實我一直對這段經文有一個很大的問號,就是為什麼接下來第6節要講「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那個「我」是誰?

凡不因為我做的跟你的預期、跟你的經驗、跟你的認知、跟你的習慣不一樣,然後你就跌倒了。你可能是這麼想的:怎麼這樣,不是應該先給恩賜嗎?怎麼這樣,我不是很愛祢,為什麼讓我受苦?怎麼這樣,祢不是應該要更多的加添祝福給我,怎麼讓我的家人生病?怎麼會讓我的家人遇到這種痛苦?

    你們會發現,我們的裡面有好多好多通向死亡的腐敗的思維,這些思維統統都是我們從小到大因為在世界上生活,所以一定會受到世界的王毒化我們。牠最好的毒化,就是我一直在講的,因為我們從小到大,這個世界慢慢在影響我們。我真的很感謝上帝,我裡面的腐敗雖然在某一個區塊是有的,可是因為我從小到大上帝給我一個恩典,就是會跟祂講話,使得這兩個方面是一起在影響我,世界在影響我,可是真理也在影響我,所以他們是齊頭並進在走的,而不是像大部分的人在被世界影響了一大圈以後,比如說二十歲信主、三十歲信主,可是前面跟真理統統是沒有關係的,所以我覺得這個就是為什麼今天是我跟你們大家分享,就是上帝給了我這點比較多。

    就是我從小也泡在真理的裡面,這兩個會打架,打架的時候是會痛苦的,可是打完了架以後,你會發現,真理是那個不會變動的,可是世界的是會變動的。所以當我們會因為主而跌倒,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祂跟世界告訴我的不一樣。其實剛才那些預期、習慣、經驗、認知都是世界給我們的,而世界暫時的王就是魔鬼。牠不會笨到告訴你去做壞事,牠也不會笨到告訴你那個白的是黑的,牠不會笨到給你一個極端,然後讓你去上當。牠一定要告訴你一個上次說的99%100%中間的那個縫,就是牠告訴你一個幾近完美、幾近正確、幾乎是跟100%靠近的,然後讓你沒有辦法察覺。

    你就會覺得:這個耶穌幹嘛一定要這樣呢?祢不是說使人和睦嗎?祢為什麼到處去惹人家這樣那樣挑釁呢?你們會發現我們裡面有很多很多的思維都是腐敗的,之後我們越看這本書就會越精彩,裡面有講到的法利賽人等統統都在我們的裡面。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之所以會跌倒,我們就要先要有一個概念,我們常常跌倒不是因為耶穌做了不好的事,是因為耶穌做了讓我們覺得被挑戰的事,耶穌做了讓我們覺得怎麼跟世界不一樣的事。

    不曉得我有沒有跟你們講過,我很喜歡上帝在創世記、申命記兩處形容約瑟是「迥別之人」,迥別是完全不一樣之意,當你要跟這個世界完全不一樣的時候,你一定會承受許多的壓力、很多的衝擊。要持守這個迥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耶穌為我們做了這個示範。所以當耶穌活出一個跟世界迥別的時候,上帝就會再呼召我們:你願意不願意跟我一樣,還是要跟世界一樣?

    我再說一遍,其實你看耶穌行走在地上的時候,雖然我們看到很多耶穌跟法利賽人、祭司、文士好像敵對,好像在社會上像是在做一個革命似的,可是祂是娼妓、稅史、窮人的朋友。瞎子、瘸子、長大痳瘋的、聾子、家裡死了人的、窮人,這些都是當時候被踐踏在腳底下的,在公會裡面幾乎是沒有容身之地的人,是世界上被摒棄、被棄絕的人。耶穌在做什麼樣的事情?

    我記得我們家拿拿國中的時候,她是前五名的,是被老師看好的小朋友,可是她很喜歡去找成績倒數的同學一起吃午飯、跟他們一起玩、跟他們,老師很擔心拿拿被他們牽累了、帶壞了、成績退步了···。老師來跟我講,講完了他可能就覺得這個媽媽以及女兒大概都沒救了。我跟老師說:「不會的,不會的,我們家的女兒這樣子做,我覺得很好。」

    後來拿拿真的成績就維持了五名上下,也沒有變更好,也沒有變不好,老師就比較放心了,反而她會去影響末端的孩子。我在拿拿身上看著這件事,我看到了這個的孩子展現出來的,其實就是上帝要做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我相信拿拿不是故意要去做,可是的確在她的裡面是有一個反骨,她是覺得憑什麼功課好才叫好孩子,憑什麼老師認為你是teachers pet老師的寵物,那才叫做好孩子,我覺得她是有一些潛意識在抗議,所以她就會去找那些孩子。

    所以耶穌來了,有一點也是這種心情。我覺得祂就是在做一個示範,祂去找瞎子、瘸子、長大痳瘋的、聾子、死人、窮人,是在展示一件事情,就是福音絕對不分階級。在福音的裡面,假如我們崇尚真、自由、公義,我們的主耶穌就是典型的典範。祂來到這個世界上,祂專門找這些人。我再講一遍,這裡只是用世界上的階層來看,好像是用物質、經濟來衡量這些人,可是其實不是。你們會發現,瞎子、瘸子、長大痳瘋的、聾子、死人、窮人他們在人際關係、社交上面都是非常有問題的人,他們不僅僅是經濟上出了問題,他們已經被邊緣化了。為什麼?因為在以色列認為一個人會生來瞎眼、長大痳瘋、你居然瘸掉了,你會遇到這些災難,你就是被咒詛的,他們很強烈的有這種腐敗思想,就是用地上的這些認為來衡量在天上的。

    其實耶穌講得很清楚(路加福音13:4),從前西羅亞樓倒塌了,壓死十八個人,你們以為那些人比你們該死嗎?我們都是該死的,我們全部都是恩典而已。所以今天假如我們用地上遇見的事情來評估說我們是不是被神愛,我們是不是蒙福的,我們就跳進宗教的裡面,我們就再一次的需要福音來給我們糾正,需要福音來為我們防腐,為我們澄清。

    所以第6節說,凡不因主而跌倒,我們就必需要用防腐,也就是剛才說的花椒,一定要撒一把進去,也就是讓神的真理進來,就是:「不對呀,我們的『應該···卻···』,不應該存在,要把它砍掉」,然後就跟主說。剛才說的受洗、方言、抹油、禁食這些,為什會神要用這些方法看起來好像跟我們的人性作對,好像要跟我們的人性抵抗似的,其實它就是要讓我們可以不因祂跌倒。因為假如我們能夠在受洗、方言、抹油、禁食裡面,在我的預期、認知、經驗、習慣上越來越寬的不設神的限,就是好吃我也吃,不好吃我也吃,覺得很無聊我也去看,只要是神要給我的,我統統都要。當你這樣子去做的時候,你的預期、認知、經驗、習慣就不會變成你的別神,它就不會坐在那個地方跟神講說:「祢這樣子不符合我的預期、認知、經驗、習慣」,以致於我們對聖靈的作為就不會打回票。

    其實我覺得為什麼教會分什麼福音派、靈恩派,很多的原因都是這樣子。在福音派的裡面講求真理,所以就會覺得那一些太怪力亂神了,所以我上一次才會講到領受方言的時候那麼的害怕,覺得是妖魔鬼怪,這個是典型的福音派。另外一派的靈恩派就會覺得你們這樣子太保守了,上帝有能力。其實事實上這兩個是不是展現的都是神的一部分?是!可是問題是,我們卻用我們自己抓住的那個視窗,就是我從這個視窗裡面看到的這個神才是好的、對的、保險的,所以其他超過這個視窗的,我全部都說NO,我全部統統都要設防,這個就是我們給神的一個限制,這個其實就是「別神」,其實這個就是「腐敗」。腐敗了,就會通向死亡。

    所以腐敗通常其實都是從一點點開始的,然後就是慢慢的滋生。而且那個一點點,就是我說的一大桶白油漆裡面的一滴黑,那滴黑常常都還不是全黑,而是我剛才說的貪舒服,舒服、慢活是最近大家熱愛追求的,沒有不對呀;我貪公義,你會問什麼叫貪公義?我就很有正義感呀,他們做錯了啊!對,可是當你說:「他們做錯了」的時候,你要記住一件事情,你坐在哪裡?坐在審判的位置上了。

    你就會發現說,其實當我們「貪」的時候,貪的意思是什麼?就是我抓住我的預期、抓住我的經驗、抓住我的習慣、抓住我的認知,連神都不可以越界。因為我認為我的這個是好的、是對的,我重公義、重自由、重真誠有什麼不對?是對的,所以真理站我這一邊。大家有聽出什麼不對的地方嗎?「我」變成真理了。只有耶穌是道路、真理、生命,聖經上告訴我們,沒有別的老師,只有耶穌一位,我們卻僭越的跑在這個位置上的時候,我們就跟魔鬼是同族的。耶穌說:「你們這些毒蛇的種類」,我們就馬上跳到蛇的種類那邊,就跳到那個分別善惡樹下面。我們這些不因祂跌倒的跌倒了以後要怎麼樣?跌倒的我們就跟神是為敵的。

    剛才講到了律跟約,所以當我們不因神跌倒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比較輕鬆的、比較沒有阻力的去遵行神在聖經裡面給我們的律,有很多的律。律是什麼呢?上帝給我們的那一些,其實都藏在一些細節裡。舉個例子,聖經裡面神告訴我們,生氣可以,卻不要犯罪,所以上帝已經給了我們一些可以走的路,就是一個剛剛好的合乎中道。祂的意思是,生氣是神給我們的一種情緒的表達、情緒的宣泄,那是正常,連主耶穌也會生氣。

    生氣可,但是犯罪不可。那個可和不可,不是說「不可以」而已哦。不是生氣可以,但是犯罪不可以,我覺得祂不是只是告訴我們這件事,祂是說生氣是正常的,是可以被允許的,犯罪其實是不可能的事,為什麼?因為你在耶穌基督的裡面,除非我們是那麼的沒有sense,沒有知覺到我是個屬靈的人,現在是爭戰。

    我常常講,上帝的磨練、考驗跟魔鬼的試探其實真的是連體嬰。就是上帝在磨練考驗你的時候,一定會有些東西要拔除、拆毀、毀壞。然後在拔除、拆毀、毀壞的時候,你就會身處在一個比較軟弱、比較容易被攻擊、比較容易被壓制的狀態裡面,魔鬼一定會趁虛而入。牠此時不來弄你,何時來弄你?你平常好的時候,牠弄不到你呀。當上帝要來雕塑你、調整你、破碎你的時候,你會發現,我們會呈現一個比較脆弱、軟弱,然後剛才說的腐敗的思維、腐敗的情緒就會出現。你可能會說:「我是不是因為上個月的什一奉獻晚了一個禮拜?」、「我哪裡得罪神了,我最近不是都很乖嗎?」「我最近為主大發熱心欵,怎麼反而變衰了?」

    以上這些全部都叫做腐敗的思維,神要破碎我們這些腐敗的思維的時候、神要讓我們跟祂在一起更自由的時候,祂就必須要破碎我們那些,我們過去認為是再對不過的,剛才說的,你的預期、你的認知、你的習慣、你的經驗,所以神一定會破碎一些,而那些東西時常都是我們認為對的,而且可能世界上其他的人也認為是對的。沒什麼不好啊,為什麼要破碎?你會發現說,這個時候,上帝就會來破碎,破碎的時候,就會讓魔鬼有機可趁,就會進來。

    當我們講到這個地方,就知道為什麼耶穌在約旦河邊一受完洗,「聖靈」就立刻把祂催逼到曠野要受試探。你會發現上帝讓一個人經過考驗試練,就是魔鬼會來試探的時候,那是一體的兩面。而且在這樣子的過程裡面,聖經都告訴我們很多的祕訣,敵人來了,就把牠當做食物吃了。所以上帝從來沒有告訴我們,我考驗你、試練你的時候我保護你,不准牠來試探你,上帝沒有做這件事情,祂允許牠這樣子做,不出於神允許的不會發生。

    神為什麼要這樣子做?因為你就真的會越來越強壯,要不然只不過是上帝養在溫室裡的草莓而已。所以上帝會允許牠,其實祂是在借力使力。如果今天假如我們是一個無知的人,聖經上告訴我們說,不要看錯了,免得入了迷惑。看錯了的時候,你可能會這麼說:「我這麼愛祢,祢考驗我就算了,還讓魔鬼來試探我?!」我們就整個會糊掉,整個進入不防腐的狀態裡面,然後整缸就會爛掉。

    那其實是魔鬼一個很大的詭計也是牠很大的期待,其實牠對一個身上有十字架、有基督印記的基督徒,我們是一個防水的,牠其實進不到我們的裡面,牠在我們的身上是毫無所有的,什麼都沒有,可是為什麼牠可以來攻擊我們?其實牠都只能從旁邊丟,丟東西到你的裡面。再講一遍,牠不可能從你的裡面打你,可是牠可以從外面丟東西到你的裡面,激你裡面的那些老我、肉體(你的經驗、認知、預期、習慣),牠就丟東西進來刺激你,因為不一樣嘛,你的裡面就會有敵擋神,就是我們說的「非神信念」就會生出來,生出來了以後,你開始就會跟神漸漸的產生嫌隙。

    假如產生了嫌隙,你敢跟我一樣跟神說:「怎麼可以這樣子?」還好辦,麻煩的是我們還不敢跟神說,就一直壓、一直壓,在心裡面有好多的情緒,然後到最後好多人離開教會是因為這個原因。覺得神不公平,擊打苦待他。神怎麼可以這樣子,神怎麼可以那樣子。這就是我們從給我們的律跑神的約那邊去多管閒事,然後管到最後,我們就開始評估神、批判神,甚至於審判神,覺得祂不公平,覺得祂怎麼可以這樣子冷酷等等,有很多這種的情緒。

    我在奇異恩典的開頭,我要特別的講到,律啟動約這件事,我們一定要牢牢的記在我們的裡面,不要去多管神的閒事。就是我們要堅守在神給我們的律的當中,那個約自動會啟動。那個約是自動啟動的,不勞我們去操煩。主耶穌也會在這個律的當中,給我們一個很大的恩典,那個恩典是我們隨時可以去按那個reset重新啟動鍵。主耶穌的寶血、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就是我們的reset重新啟動鍵,當你覺得這樣子那樣子,或者是得罪神的時候,或者是我反了神的律的時候,趕快來到主的面前,千萬不要在裡面跟牠囉嗦,就是我一直說的,不要在灌木叢後面跟魔鬼談戀愛,真的不要你儂我儂躲在灌木叢的後面,而且你不知道是牠,你以為是你自己嘛,然後牠說一句你說一句,牠說一句你說一句,你跟牠說,牠跟你說,兩個人你儂我儂在那邊講來講去,講到最後,那一點點的腐敗就會一直長、一直長、一直長,長到不可收拾,你才來找神的時候,你會發現已經受傷很重了,那是很辛苦的事情。

    所以我們每一天都要穿戴起屬靈的全副軍裝,裡面是有個奧祕的。我們平常就會把軍裝當軍裝,可是我今天特別的要在奇異恩典第一章開始之前講到,其實軍裝裡面藏著上帝給我們的一個保護跟界限。軍裝的裡面你把它分解開來看,不是只是很制式化的開始穿起來,你會發現上帝給我們的是真理,是公義,是福音。福音裡面也就帶著平安,信德,救恩,聖靈。聖靈裡面就含著道跟禱告。你會發現祂給我們的這些元素,就是我們的人生當中,你可以在世界上行走,可是卻不會被世界擁有,也不會被世界糟蹋跟污染的一個大大的保護罩。

    所以真理是什麼?公義是什麼?真正的福音是什麼?信德是什麼?救恩是什麼?聖靈是什麼?就是我們在每一天的日子當中,在會出現在我們的身上的一切事情上去經歷神。它不是只是一個我們唸唸有詞,小和尚唸經的說,我有真理的腰帶,我有公義的護心鏡···而已。我覺得我們唯一腰上的力量來源,就是真理;牠來攻擊你的心,告訴你上帝不要你了、不喜歡你了,我們唯一的保護就是公義,神是我的公義,祂再也沒有定我的罪了。

    你會發現這些東西是很真實的,不是一個我們講起來好像是一個外加的東西,其實是主耶穌已經把祂自己給我們,而祂的裡面就有公義、真理、福音的本身,福音就是帶著平安。信德就是我們躲在這個信德的後面,就是上帝永遠不會失信,祂不僅僅是今天保護你,祂明天保護你。大衛鮑森牧師講了很簡單的一句話,可是帶給我一個很大的提醒,他說:「信心是要持續的,我們要持續一直信,信到見主面。」所以絕對不是昨天我信了,今天就搖搖晃晃。不!他說你要一直持續!

   所以我們躲在神信德的大藤牌裡面,我們會發現,其實我們裡面沒有任何的信德,我們是忘恩背約失信的人。我們當初在分別善惡樹下就已經變成是這樣子的人,可是神是信德的,祂是完全不會有轉動的影兒,祂說過的話完全就在那個地方了,所以我們就完全的可以放心,只要以神說了為準,不要去聽(來自魔鬼的)那些話,我們就躲在信德藤牌的後面。剛才講過救恩的頭盔,就是神救我們就救會到底,除非我們跑到保護罩的外面。

    所以我們常常會在這個裡面失去了平安,就是因為我們跑到了保護罩的外面,我們在保護罩的外面去看裡面,就會覺得上帝對我不公平,或者是上帝在這個裡面沒有保護我,上帝在這個裡面怎麼可以這樣子。就是平安是我失去的,可是我卻認為是上帝把它拿走的,所以我們裡面會有很多很多這些,其實是跑到保護罩外面去,所以導致的一些惡果,也就是我剛才說的腐爛造成的死亡。

    接下來奇異恩典這本書防腐的效果其實不僅僅是要幫助我們以後在這些上面可以有預知,我現在這個是負面的、不合神心意的,這個想法、情緒不是從神來的,然後我要起來去打仗。而且神還告訴我們,過去那些蝗蟲、蝻子、螞蚱、剪蟲所吃的,不僅僅是現在祂教要我們奪回未來,祂也要讓我們贖回我們的過去(約珥書2:25)。

    之前我有講過劉彤牧師有講過蝗蟲、蝻子、螞蚱、剪蟲,這四種蟲吃四樣地方。我忘記牠們分別哪個是吃哪個,從果子到葉子到樹枝到樹根,這四種蟲剛好各吃一種(蝗蟲-樹葉;蝻子-樹幹;螞蚱-樹根;剪蟲-樹果)。所以牠們會把我們生命裡面屬於你的,包括你的經濟、健康、情緒···很多,全部來吃,把它們統統都吃掉。神說就算是蝗蟲、蝻子、螞蚱、剪蟲吃掉的,吃透透了,吃到沒有了,祂說祂也能夠雙倍的補還你。當我們進到神的律裡面的時候,神啟動的約是加倍的補還。不僅是對未來有盼望,而且連我們的過去也是大有盼望的。這個是今天的前言。

    講一個見證:經得我弟弟的兒子可恩的同意我分享他的夢,大約是這個週一他做的夢,他講了這個夢以後我非常的感動,我跟大家分享。

    可恩很敬虔,從生下來就充滿了對神的渴望,很喜歡聽屬靈的事情。可恩做的夢很簡單,他昨天在夢裡問上帝:「祢要我們怎樣?祢究竟希望我們的人生到達一個怎樣的境界?」答案很清楚,在夢中他領受到兩個字:「自由」,神所要我們的就是自由。我昨晚的領悟好像是,就算是(講難聽一點)我們只是把神當成了工具,祂也只是希望我們好,只希望我們得自由。就是祂不介意我們在過程當中因為不認識祂的時候,把祂當作工具,只是要祝福等等,祂只是希望我們得到那個自由,而那個自由是真正的自由。

    像有的人講說,沒辦法了,反正我的過去都已經爛成這個樣子了,所以我對未來也沒有什麼盼望。其實我常常都告訴我自己、警惕我自己、提醒我自己,就是我們的神超越時間跟空間。超越我的過去,超越我的現在,超越我所有一切的不能,祂是可以超越這一切的。所以在我的心思意念裡面,佘哥說,他覺得我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我相信神所說過的話都會實現。對我來講,神可以讓一秒鐘變成永恆;對我來講,神可以讓我閉上眼睛,我死的那一秒鐘化成榮耀。

    所以在神來講,祂沒有什麼時間空間的限制,假如我們活出一個可以讓神這樣子做的生命,神真的可以讓一秒鐘變成永恆,對我來講祂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可是這個一秒鐘不是我可以做到的,我卻可以讓我自己能夠成為這樣子的器皿。就是神可以透過你,成就這個一秒鐘的神蹟,透過你成就一個別人會想說「你誰呀」的神蹟,就好像施洗約翰說:「我們等別人嗎?還是就是你呢?」

    我就看著祢長大的,也不怎麼樣嘛?!三十歲活成像五十歲,那麼臭老,看起來也沒有多豪華,也沒有佳形美容,看起來也沒有怎樣。而且主耶穌對門徒說,我對著你們才講比較深的,對著一般大眾就講比喻。我們看你講話也沒有多神奇呀,像那些祭司、文士、法利賽人、拉比講得比祢豪華多了,你講的那麼接地氣的,就是一般般的日常生活的。其實就是主耶穌因為長得跟祂表現出來的太接地氣了、太平民化了,所以以致於祂就沒有那種我們世界上認為尊貴的氣息。

    在可恩的夢裡面,我覺得神在告訴我們一件事情,就是祂真希望我們得到真正的自由,包含從階級,從大小眼中。其實在教會裡面都有大小眼,我從小就是從大小眼當中學習我的神是公平的神,祂是公義的神。就是在我們的神的眼中,沒有你比較聰明,所以我比較喜歡你,你比較漂亮,所以我比較喜歡你,你比較怎麼樣,所以我比較喜歡你,上帝從來不會這樣子。對我們來講,上帝呈現的一種公義,在聖經上說,就著你們所當知道的,你們仍舊是不知道。其實現在假如我們認為我們認識上帝一些的話,其實就著我們該認識的上帝的無限,我們就像是不認識的人一樣,祂無可限量。

    因為我們會受世界上我們所得的經驗、認知影響,我們會用這個小小的管子去看神,所以我們會以為神就是這麼公義,其實是透過那個小管子的口而看到的而已。好吧,你的管子的口徑比較大好了,你用稍微比較大的管子口去看神,可是其實神比那個大的更多。所以當我們不去限制神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我們會越來越自由。我覺得上帝要給我們的那個自由是,我們不會自己再劃地自限,我們的裡面不再有別神。其實有別神的時候,聖經上告訴我們,會產生一個產物:愁苦就會加增。

    所以有的時候我們明明信主了,可是我們在世界上生活的時候,我們還是就著地上我們是不是發達,我們是不是平順,我們是不是在上帝裡面有世界上所謂的好處與祝福,來評估我們是不是被神愛、我們是不是被祝福、我們是不是···。你會發現這個邏輯就是一個毒藥,讓我們用地上的來評估我們在天上的,讓我們用外在的來評估我們裡面的,其實這些統統上帝告訴我們都是毒。

────────────── 奇異恩典 第一章 應該主義 ─────────────

    我把自己個人在這一章得到的心得跟大家分享,我認為這一章都在告訴我們,真愛的關係當中是:「我享受為你付出,因為看到你享受我的付出,而不是我應該付出。」我連在為你付出的時候我都享受,因為我看到你享受我的付出。所以你會看到說,當他享受的時候是因為他看到你的享受,他就很享受,所以這是一種無私捨己的愛。這是上帝在我長時間禁食的第二次跟我講的:「享受我,就像我享受你一樣。」這句話可以下一個註腳:「祂享受為我們付出,包括釘在十字架上。」

    你說,怎麼會享受?那麼痛苦!因為祂看到了,我們將會去享受祂為我們捨下的。所以我常常都會想,主耶穌為我們捨掉的,祂說祂虛己取了奴僕的形象,虛己、捨己,祂所虛的、所捨的,就是祂要送給我們的。主耶穌為我們放棄了天上的位份,就是為了我們可以得到天上的位份。祂捨棄了天上部分所謂時間裡面的自由、尊貴,就是為了要我們可以得到這個自由、尊貴,其實這個是主耶穌真愛表達的一個公式:我享受為你付出,因為我看到你享受我的付出,而不是我應該付出。所以這整章都是在幫我們解毒,解掉「我應該」這個毒。

    所以兩樣的禮物,不一樣的份量。就是我也是很努力、很努力的在為主耶穌準備禮物,可是我認為是我應該,就好像我以前是為了報恩去讀聖經。其實我在別人眼中大概一直都是很敬虔的人,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跟神的中間產生了親密的關係,就是這個「應該」被取掉了的時候。我過去都是用「應該」,我應該報恩,我應該要講義氣,我應該讀聖經,我應該服事,我應該要乖,我應該要順服,我應該要有信心,我應該····,我充滿了「我應該」,因為耶穌都為我死了。

    聽起來非常非常的講義氣,也非常的有品格,可是這個就是一個「僕人」和「雇工」,他不是一個「兒子」,等一下我們會再講一下浪子的故事。所以當上帝把這樣子的「應該」拿掉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就是我之前舉過的例子,今天A要給OO一份禮物,因為A有求於OO,所以A就送一個禮物給OO,然後暗示OO要幫某個忙。而假設另外一位B很愛這位OO,他也同時送了OO同樣的禮物,只因為OO喜歡那樣東西。我想問大家,OO同時收到了這兩份一樣的禮物,份量是一樣的嗎?當然不一樣,就是B送的比較好,因為B是為了愛,而A是為了利用你。

    其實在這個裡面就是,我想要從神那邊得福,所以為上帝做的所有的事情就變成了沒有價值了,可是我們倆人是做一樣的事情哦,如同上面舉的例子所送的兩份禮物是一樣的,可是問題是他們的份量就是不一樣的,因為一份是出於真愛,一份是出於應該或者是利用。所以這是一種交換的,不是神要的禮物。你們會發現,存不到款,密碼按錯了,存不進去,沒有這個帳號。

    我覺得神假是一個收賄賂的神,耶穌不用來,耶穌也不用死。我們的神就是不收賄賂,所以我們時常在主的面前都是浪子故事裡面的那個大兒子。我們來今天來細膩一點的看一下路加福音15:11-32熟到不行的浪子的故事。

    15:11-32

11耶穌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12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13過了不多幾日,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在那裏任意放蕩,浪費資財。14既耗盡了一切所有的,又遇著那地方大遭饑荒,就窮苦起來。15於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個人;那人打發他到田裏去放豬。16他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飢,也沒有人給他。17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裏餓死嗎?18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裏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19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20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裏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21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22父親卻吩咐僕人說:『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23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可以吃喝快樂;24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他們就快樂起來。25那時,大兒子正在田裏。他回來,離家不遠,聽見作樂跳舞的聲音,26便叫過一個僕人來,問是甚麼事。27僕人說:『你兄弟來了;你父親因為得他無災無病地回來,把肥牛犢宰了。』28大兒子卻生氣,不肯進去;他父親就出來勸他。29他對父親說:『我服事你這麼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樂。30但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吞盡了你的產業,他一來了,你倒為他宰了肥牛犢。』31父親對他說:『兒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32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

    這個是第一章應該主義作者花了滿多的篇幅在講的一個故事。我們先把重點標示出來。第12節,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這三個字劃起來)家業分給我。」接下來第21節,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這兩個字劃起來)稱為你的兒子。」前面12節這裡是小兒子在去跟豬搶ㄆㄨㄣ以前說:這是我「應得的」,後面21節這裡是吃了ㄆㄨㄣ之後說:我「不配」。

    接下來有幾個關鍵字也把它劃起來。

第一步:17他醒悟過來:我們在心思上(思想上、感覺上)要做一個醒悟,我醒悟了、想起來了,我為什麼要在這裡這樣子呢?

第二步:18我要起來:在意志上的決定,可是他還沒有起來。

第三步:19於是起來

    他一定要有這三部曲。假如在我們打屬靈爭戰的時候,或者是在跟隨主的上面,我們假如停留在第一點或者是第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不會有事情發生,除非你就真的「於是起來」。

    像有的人會說:「我知道吃多了精緻澱粉不好,我知道吃多了糖不好,我知道啊!」可是你看這個人還是繼續這樣子做。就是我的思想上知道,意志上也知道,可是問題是沒有行為,你會發現就沒有用。所以這個作者在本書後面章節就講到天國是努力的人進去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

    有的人會講說:「什麼?聖經上不是說因信稱義嗎?怎麼又講努力?」不是哦,他是在告訴我們,天國是一個進行式,就是你信耶穌的那一刻,因信就得救,可是你要成聖、重生,它是一條道路,是一條漫漫長直到見主面的道路,所以它是一個生命的長成。你不會講說,這個小孩生下來,好了,OK。不是!小孩生下來還要長、還要養,還要被保護、被滋養,這些統統就是一路在走。所以在19節說「於是起來」,那是一個動作。

    我們先把重點講完,再回頭來看。我們來看大兒子的部分。中間其他幾節的部分因為奇異恩典的作者有講,我就不贅述。關鍵詞是在第31節,父親對他說:「兒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講到這邊,就是出現了剛才說的,「我享受為你付出,因為看到你享受我的付出。」這個大兒子是什麼?他是我應該付出,他在付出的當中是為了「交換」,他希望得到爸爸的肯定,他希望得到爸爸的喜愛,他希望得到爸爸的一隻山羊羔。

    他的爸爸說:「不都是你的嗎?」爸爸講到了一個關鍵詞是「你常和我同在」。可是我們一直在講,這兩個人,大兒子是在家裡流浪,小兒子是在外面/世界上流浪。我常常都在想,在家裡流浪的,跟在世界上流浪的,前者比較難回家,因為他常常跟他爸在一起,可是他卻沒有在乎到他真正的、最大的產業是跟他的爸爸在一起。因為跟爸爸在一起,所以爸爸所有的都是他的,可是他卻還在那邊跟他爸爸爭這個、搶那個。可見得他的裡面一直有一個感覺,就是他爸爸偏心。

    就好像讀書會一開始講到,我問維敏:「妳覺得上帝偏心嗎?從小到大跟明軒姊說話,都不跟我說話!」你們會發現,上帝不偏心。可見得這個兒子跟他的爸爸親嗎?不親!關係好嗎?不好!熟嗎?不熟!他跟爸爸一點都不熟欵。所以當爸爸在享受著跟這個兒子在一起,這個兒子卻在裡面努力的做、努力的做,想要換得爸爸一句肯定,想要換得爸爸的一隻山羊羔,想要換得一些東西。你們會發現,是因為不熟、不親。所以我個人認為,這個應該主義的溫床,或者沃土,就是關係裡面的不信任、沒有安全感,以致於就變成了它的一個沃土及溫床,讓應該主義就在裡面一直滋生,滋生到其實就不像父子、父女了。

    書中有舉一個例子(P.8),作者在去某間教會當客座講員時,因為提早抵達而跟一位姊妹打招呼閒聊,問她:「妳都是來這個教會聚會嗎?」她回答:「比起我應該來的次數還少了很多。」他試著舒緩氣氛就說:「如果妳來教會是因為想來、而不是應該來,那是不是會比較好?」她回答:「但是比起我想的,我做得還太少了。」你們會發現,她的裡面充滿了定罪感,這種就是在家裡面流浪的大兒子,我非常的有感觸,是因為我自己就是從這個裡面出來的。我覺得自己就是在家裡面流浪的大兒子,所以我才會想:「我覺得那個人沒有我乖欵、我覺得那個人沒有我順服欵、我覺得那個人沒有我···,可是他怎麼有那麼多恩賜?」可是我又不敢跟神說。

    我就好似一個在家裡的大兒子,直到現在,我覺得這個都是我一生要對付的一個功課。就是我很容易因為我是一個在神家裡面乖乖的小孩,因此當我看到人家不乖卻有某一種祝福、某一種恩賜、某一種獎賞、某一種平順的時候,我的心裡面就會被挑起了一種不公平的感受,那就是大兒子的心。其實這個是魔鬼的一種詭計,我的裡面就長出了很多「應該主義」。其實你們說,我們的主耶穌祂應該來為我們死嗎?不是。祂假如是為了「應該」來為我們死,我們今天坐在這個地方不會享受,我們會充滿了定罪感、罪咎感,我們會覺得好對不起祂哦。

    你們有沒有見過一種人,一面為你付出做事,但是那張臉就是一副「你欠我」、「你看我多苦命」。有很多的媽媽或者是長輩會這樣子,一面做,一面臉就表現出「我歹命」、「我沒法度」。可是你叫她不要做了,她就跟你拼了。為什麼?因為那就是她是價值所在。假如我們愛耶穌變成我們的服事、我們對祂所做的事情次序錯了的時候,就會變成大兒子。

    我跟你們分享,上帝送給了我一個解毒劑,就是「動機、焦點、次序」。這三組字帶給了我一個很大的影響,在我的夢中,上帝跟我講除了花椒,還有一樣東西,不是用來解毒,是可以沈澱,就是「明礬」。它是一塊白白的,有人會拿它來消毒、清洗東西(洗眼睛、洗腸子),是一種強鹼。在夢中我跟上帝講說:「好髒哦,好油哦」,上面都是這個人貪愛肉體、情慾,所以他的船上統統都是食物的殘渣,很油膩。上帝跟我說:「撒一把明礬下去。」醒來後我還在想什麼明礬,後來查了才明白。

    在作異夢的時候,上帝給的那些都是我不會想到的東西,那都是神的智慧。祂說撒一把明礬下去,我查明礬的用途,它有沈澱的效果,撒進去之後,它會把髒東西沈澱到底下,就容易清理。你們會發現說,其實聖經上有很多很多的東西都是在告訴我們,當我們的動機、焦點、次序不再是因為愛,不再是因為愛主、焦點是主、動機是主、次序是因為愛而產生服事的話,假如我們反過來,想要用服事證明我是被愛的話,我們就完全看錯,應該主義一定就會長得很大、很肥,在我們的裡面的勢力一定會很強大。

    我個人覺得大兒子想要回家,他就一定要做一件事情,他要把他裡面的「負面翻譯機」全部撤底的拆掉、摧毀。就像拿拿她做的決定,把臉書全部刪除,因為臉書變成魔鬼常常會拿來攻擊她、傷害她的工具。因為她的個性很公義,所以會看到一些不公義的事情,她的裡面就會被翻攪,她就乾脆把它全部刪除。當然我相信有一天她已經不一樣,她就有能力再回來使用。我在說的不是臉書的問題,而是我們的裡面這個地方假如是我們的軟弱,聖經上說,眼睛讓你跌倒,就把它挖掉,寧可沒有這隻眼睛,也要上天堂;手讓你跌倒,就把手挖掉。

    今天我講的比較是大兒子,小兒子其實就是在世界上放浪。我覺得在世界上放蕩、放浪比較容易回家,奇異恩典裡面有講(P.4-5),因為他清楚的知道他的行為是錯的,他浪費家產、他任性,他在裡面做了不該做的事情,就是他的行為舉止都是不對的,所以他回家的路就像上面所講的那幾個關鍵字(從:把我應得的→我不配;從:思想上醒悟過來→我要起來→於是起來)反而是比較容易走的,只要知道黑跟白,把它矯正一下。

    可是在大兒子想要回家,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情,因為本人我就走得很辛苦。我真的覺得要大兒子回來,我的裡面隱隱的常常都會有大兒子,只是我察不察覺而已。可是神很愛我,常常都會把它顯出來,那就是我的耶利哥城。顯出來了,我就會得到;顯出來了,我就離自由更近,我覺得神真的是要我們得自由的神。我不諱言,我裡面的大兒子非常的強壯,所以常常都要去面對他、對付他。因為大兒子真的是很乖,他在家裡面不僅乖,他服事多麼的認真,而且還從來沒有違背過爸爸說的話,就是一個乖孩子、模範生,他完全正確,可是心卻跟爸爸是遠的。

    所以我覺得模範生大兒子的奴僕的心,也就是應該主義,使得跟爸爸不親、不熟,這個就是關鍵,也是很大的一個毒,所以我們就在這個裡面學習到要把應該主義除掉。在書中有講到(P.7最後一行),小兒子是叛逆,所以走迷了,而大兒子是宗教,是律法,可是這兩個不論是哪一個,都會騙走、偷走、搶走我們跟神的親密關係。所以我要特別的講一下,焦點、動機、次序假如錯置了,就會使得宗教、律法有機會、有空隙可以騙走我們跟神的親密關係。

    我還有一些想要講的細節,等下一次跟第二章一起講。最後來分享姊妹跟我們提供的很可愛的小故事,用這個小故事來做一個結束。這個故事跟昨天我分享給大家的上帝用某一些我們認為是不好的,反而成為我們可以獻給祂的榮耀的一個工具這篇文章是相呼應的(請看附註1)。

小故事:軟弱的祝福-[沒有左手〕

在日本一位在車禍中,不幸失去了左臂的十幾歲的小男孩,決定向一位老師學習柔道。

他很認真的學習,不過令他不解的是,六個月過去了,老師卻只是重複的教他同一個動作。

他忍不住問老師:「您能不能再多教我一些動作?」

先生回答他說:「你只要把這個動作學好就可以了。」

雖然男孩並不了解老師的用意,不過他相信老師的話,繼續努力學習。

幾個月過去了,老師決定帶他去參加一個昇段鑑定比賽。

在比賽中,他很熟練的運用老師所教的動作,過關斬將。

一直到了決賽,雖然對手強悍得令他幾乎招架不住,

他仍然在一番苦戰後,反敗為勝,得到冠軍。

回家的路上,男孩問老師,為什麼只用老師所教的一個動作,他就贏了這場比賽?

老師回答他說:「有兩個原因:

一、我教你的招式是柔道中最難的一個動作,你很精通;

二、對手想要破解這個招式則只有一個動作,一定要抓住你的左手。」

(明軒姊:他沒有左手,所以他沒有破綻,我覺得很感動。)

這個男孩最軟弱的地方,竟成了他致勝的關鍵所在。

我們每個人都有軟弱的地方,但神總在我們的軟弱上,給我們意想不到的力量。

只要善加利用神給我們的一切,我們也必像這個男孩這樣,在自己的軟弱上,看到神的另一種祝福。

    我覺得不僅僅是一種祝福,用祝福這個詞還太軟性了,我覺得那是上帝給我們的一個「武器」,沒有左手變成了他的武器。別人抓不到他的把柄和罩門,因為他沒有左手。其實這個就很像我們基督徒死透了,你捨己、揹起自己的十字架、deny yourself否定你自己到一個程度,牠抓不到你的小辮子,因為牠沒有你的左手可以抓,所以牠沒有辦法攻擊你,牠大概快瘋了。因為柔道所有的招式就是要抓住兩隻手,而對手抓不到小男孩的左手,他沒有左手。

    我覺得這個是上帝要給我們的一份禮物。其實姊妹為什麼會傳這個故事給我,她大概剛好是在聽一個講道,就聽到了這個沒有左手的故事,而我傳給大家的那一篇短文(附註1)裡面講到了英國孟博士(Dr. Moon)後來眼睛瞎掉了,他說他要用自己瞎掉的情況獻給神榮耀,上帝就藉著他發明了盲人點字所用的凸版文字。姊妹說上帝多麼奇妙,她聽的講道裡面,在講完沒有左手的故事之後,後面講員就是接著講我傳給大家的這個孟博士的故事,就是在同樣的時間出現,她說她非常的感動,也非常的敬畏。

    我覺得我們在很多的事情上面,其實神用很多的巧合在告訴我們,祂不僅超越時空,祂超越我們的極限,祂超越我們的軟弱。甚至於祂不僅超越,祂可以使用我們的軟弱。祂可以使用甚至於像維敏的病痛,使用大獅在強迫上面的痛苦。神會使用它,翻轉過來,成為一個沒有左手這樣子的一個優勢。

    這個世界一直在告訴我們,我在部落格裡面也有寫,就是你成功了,你才有榮耀可以獻給神;你過關了,才有榮耀可以獻給神;你已經好了,才可以有榮耀獻給神;最後有一個好的結果了,你才有榮耀可以獻給神。這一些都是成功神學,其實主耶穌在聖經裡面告訴我們的福音,從來不是長這個樣子,要不然耶穌就不需要變成私生子,耶穌就不需要這麼辛苦的三十歲活成像五十歲,耶穌就不用活得迥別到來到自己的地方,自己人卻不歡迎祂。

    我覺得從頭到尾神都在告訴我們,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本來就跟這個世界是不一樣的,會受苦本來就是正常,可是我們卻把正常當做不正常,把不正常當做正常。然後我們想要跟世界上的人一樣,我們先要神給我們的祝福,就是每天風和日麗,家和萬事興,每天過得要錢就有錢,要有名就有名,要有這個就有這個,我們跟神要的是這樣子的祝福。假如是這樣子的話,我們就會跟以色列人一樣,到最後就會說:「釘死祂!」

    為什麼?因為祂就都跟我想得不一樣啊,祢跟我作對呀,到最後一定就會摒棄祂,因為祢不配當我的神,我的神應該是呼風喚雨,我要什麼,就給我什麼,心想事成的神。可是我們在整個聖經裡面,舊約新約,我們的神都不就範,祂不是這樣子的神。我們的神,講回最後一點,還是要講我最喜歡的經文,我覺得主耶穌說,祂來的時候,遇得到世上有信德嗎?信德就像我們的主一樣,就是你做錯了,你敗壞了,你在分別善惡樹下不要祂了,你掉到死亡的坑裡了,祂奮不顧身守信用一定來把你救回。救你到底,愛你到底。祂的意思是,那祂來的時候,遇得到這樣子的人嗎?就是沒有剛才說的那一些地上的福,可是你卻對主的信念、對祂的愛、對祂的順服卻是與日俱增。

    我跟大家分享這個,我覺得這個是主耶穌要賜給大家的一個自由,真正的自由,就是我即使在受苦當中,我即使在災難當中,我都有一個相信,就是我在神心目當中上次講到的身份、認同,是絕對不會消失、減弱,而且會隨著受苦,隨著我遇到的逆境,隨著我沒有左手這種的遭遇,會使得我們跟神的關係越來越靠近、越來越親。其實受過苦的人才會知道什麼是真愛,你受苦的當中,你會知道主耶穌也在那裡,祂都承受過,祂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

    所以我們一面打仗,可是我們也一面跟主談戀愛,然後談到一個程度,回頭去看會發現,我真的不再一樣。下一次的進度加入第二章。

    我們今天到這邊。

 

〔附註1〕:

    1218日 得勝有餘

    經文: 「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羅8:37 

    眞奇怪,攻擊我們的仇敵,反對我們的勢力,是我們進到上帝前的階梯。正如鷲鷹坐在峭壁上,守望黑雲密佈的天空;雖然叉狀的閃電穿上穿下,牠仍頂安靜的坐著,期待那將來的風雨。牠從不肯早一刻飛行的;牠必須感覺到風雨已經爆發了,已經打到身上了;然後尖叫一聲,乘風雨而去。 

    這正是上帝要祂每一個孩子做的事--把黑雲當作火車,藉此得勝有餘。「得勝有餘」不單是把對方驅逐出去,並且還掠得對方一切的軍火、糧食... 

    親愛的,你有沒有得到戰利品呢?當你進入苦難谷的時候,你有沒有帶著掠物出來呢?當毀滅臨到你的時候,你有沒有信靠上帝:祂必叫你出來的時候,比進去的時候更豐富呢?「得勝有餘」就是從仇敵那裡把掠物奪來,作為己用。 

    英國孟博士(Dr. Moon)瞎眼的時候說:「主阿,我從祢手裡接受這盲目的恩典。求祢叫我用它鑄造祢的榮耀,好使祢來的時候,得著滿足。」上帝果然藉著他發明盲人所用的凸版文字,千萬盲人得讀上帝的話語;有許多竟因此蒙了救贖。-- 

    上帝並不挪去保羅的刺;上帝做的比「挪去」更好--上帝利用那刺。因為刺的用處比寶座的用處更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110年4月10日 奇異恩典讀書會分享文稿

進度: 讀書會對姊妹們生命造成的改變見證分享 開始讀書會以前,大家應該都有收到訊息,有關讀書會會做一點轉型。這個轉型要如何進行,我已經思考了一段時間,我一直在講,其實每個人都有五千兩,讀書會開始到現在,我算了一下,已經有七到八個月,加起來有三十堂的課,我一直在思考我的五千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