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7日 星期六
110年3月27日 奇異恩典讀書會分享文稿
2021年3月25日 星期四
110年3月25日 榮中禮拜堂信息分享(講員:陳明軒姊妹)
真的很開心也很戰兢的又可以站在這個地方。不瞞你們說,我也把我上次講的重複習了一遍。因為對我來講,站在台上講信息,其實講者並不是我。剛才姊妹帶的詩歌一開始就很觸動我的心。大家不曉得有沒有想過,剛才詩歌一直說我們是「活石」,石頭怎麼會是活的呢?石頭怎麼可能是活的?我覺得光是我這個人,我就不覺得我是一個活著的石頭,可是神卻把我們變成活石。
什麼叫活石?就是一個「活著的立石」,在聖經的舊約當中,我們一定都看過記載以色列人要過約旦河,神叫他們在岸上跟水中都立十二塊石頭。神為什麼要叫他們做這些呢?我最近剛好在看出埃及記,有的時候我們會覺得神一些的規定或者是吩咐其實對我們來講有一點特別,就是為什麼要做這些好像很瑣碎的,感覺起來有點莫名奇妙的,有一點讓人家頭上冒三條線。為什麼要立石頭?
你們要知道他們當時候要去搬石頭不容易,很重,而且全部都要用人力,其實是很累的事情。舊約的先知神會叫他們一會兒朝左睡多久,一會兒朝右睡多久,還不能翻身,這樣那樣這種很奇特的一些上帝所給的吩咐。我覺得上帝透過這些事情都在告訴我們一件事,是我們覺得莫名奇妙,是我們覺得這個裡面好怪,其實在神來看,對神來講搬一塊石頭,做一些事情是小事一樁,可是神為什麼要我們這樣子做?就是因為我們不是活著的,我們常常都是死著的。
我覺得我們今天在神的面前要變成一個活的立石,就是你走到哪裡(因為活著,所以會走路),你的呼吸、你的心跳、你的每個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你的居家生活、你的夫妻關係、你的親子關係、你的財務狀況···這些全部都叫做活的,就是你走到哪裡,你活出來的就像是一個立石一樣。立石的重點在哪裡?要讓人家看見就說:「哇,這是神做的,神曾經做過這些事在這個人跟這個民族的身上。」
我常常都覺得以色列人對我來講是很親切的,因為以色列人真的是國不成國,族不成族,其實他們破破爛爛的。上帝給他們很多的聰明,可是他們一直在漂流。所以我常常唱到這種「祢從最微小、最卑賤把我選起來、把我揀起來,在萬人中選我」,我都非常的感動,因為其實我們是一群不配的人。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一件事,我們被神揀選起來,然後上帝希望或者期待我們成為那個立石,那我們成為了嗎?我覺得這個才是我們可以著墨的地方。
神已經做了祂可以做的,我們的主耶穌說祂已經做完了,在父神的右邊坐下了。坐下的意思就是祂休息了,休息的意思是祂可以做的事已經做完了。那剩下的是什麼?是我們的事。那你說:「我們的事?那好難哦!」可是主告訴我們,祂不僅僅已經把這一些我們可以去執行並成為一個立石的資源都給我們,而且祂差派聖靈保惠師給我們,那我們有善用聖靈保惠師嗎?
我上一次在這裡的分享有講,假如我們都不聽聖靈的,或跟聖靈沒有關係,其實聖靈就不用來了。假如我們統統都是用分別善惡樹下面的我們的聰明、我們的才幹、我們的經驗、我們的習慣去決定我們每一天的生活,決定每一天我要怎麼過,其實說老實話,我們就是在把生命當生活過掉了。每一天閉上眼睛想到今天的勞苦愁煩,第二天早上起來睜開眼睛,還是今天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仍是勞苦愁煩,那我們跟不信的人有什麼不一樣?我覺得今天除了姊妹講的活石帶給我很多的觸動以外,我覺得神從昨天晚上夜裡就開始對我們說話,今天早上在我準備要來以前盥洗時神繼續說話。我從我今天早上說的話,再倒敘回昨天晚上夜裡的話。
今天早上我們浴室的窗外有一棵樹,倒不是因為我詩情畫意,而是因為那棵在那邊就剛好成為一個後花園及天然的屏障一樣。我們搬到那邊進入第三年了,第一次看到它是滿樹開紫色的花,我很喜歡那棵樹,但花期不長,可是它就接下來很茂密的滿樹都是綠葉(葉型像鳳凰木的葉子),我很喜歡。去年差不多過完年之後,我就發現那棵樹死了,枯掉了,怎麼整棵樹只剩下枯枝?我好難過哦,而且好像就是一天的時間,它就全枯了。我的心裡面想,好可惜哦。結果過了沒多久,我發現它又開始開花了,而且是在枯枝上面開花,開紫色的花,我感到很訝異。
因為最近我到老家去照顧流產的女兒,我怎麼去面對流產的這件事情,這就是立石在做的事情。怎麼去面對生活當中的這些點點滴滴,感覺起來、世人看起來是挫敗的、世人看起來是好不幸、看起來是你好倒楣的事情,我們基督徒怎麼去看,這就是立石在展現的時候。不是我們多麼了不起、多麼勇敢,而是在這種時候我們就想到說,神絕對不會讓這件事平白無故發生在我們身上。這是岔出去分享的。
我最近常不在家,我早上往窗外一看,枯樹上面又開始長紫色的花,神就給了我四個字:
「枯樹開花」。枯樹開花是我今天覺得上帝要對在座某一種姊妹說的話,等一下要分享昨天夜裡神講的話,又是對另外一種姊妹說的話。我覺得上帝在邀請這樣子的姊妹和弟兄來回應祂。
枯樹開花是什麼?就是你覺得你的生命裡面枯乾了,就像枯樹一樣,你覺得已經死了,死透了,就算是去年我講「酒用盡了」,對你來講,很可能就不過打了一次強心針,很可能就是在那個死水、枯樹的裡面好像加了一點點營養,並沒有用。你會發現,聽完了(我不會叫你舉手),可是你心裡問問你自己,去年2020/9/24我講的假如在你的心湖裡面有丟下一點漣漪,有造成生命當中持續的影響嗎?假如沒有,只是觸動了你的心一下子,而對你產生的想法是:「我做不到」,或者是「那是上帝給你的,而不是給我的」,假如你有這種想法,今天神要對你說話。
假如你的生命當中有很多地方,就像我剛才說的,枯樹一般,早上起來晚上睡覺,我們想的,念茲在茲的,都不是神的應許,都不是神的大能。我覺得我們會遇到勞苦愁煩,可是假如你的心裡面看到的都是勞苦愁煩,想到的也都是勞苦愁煩的話,我想我們可能弄錯了什麼,或者錯過了什麼。所以今早上帝跟我講「枯樹開花」,我覺得神要對今天在座的某一些姊妹說:「枯樹也可以開花,會直接開花」,除非你不要,除非你把自己排擠在是在對你說話的這個當中之外。
說老實話,各位姊妹對我來講,或者我對你們來講,只不過是才久久來一次的客人而已,可是生命的主人是你。假如今天上帝差我來這邊講一些話,而對你來講只不過是一篇道的話,我覺得太可惜,真的很可惜。因為對我來講,我老實告訴你們,我站在這個地方,每一次來,我都要打一場仗,也不是到你們這邊,只要上帝叫我上台講話,就要打一場仗。我上次說過,對我來講,從左邊看到右邊,從右邊看到左邊,從前面看到後面就是神蹟,你們千萬不要以為陳明軒這個人就很適合、很喜歡站在舞台上,並不是這樣。我每一次要來以前,都要跟那個不想上台的我打一場仗,很不想,非常的不想,很想跟文英師母說我可不可以不要來了,可不可以不要講了,這是很真實的我裡面的。
可是我很真實的去面對我裡面的那個歌利亞,我很真實的去面對我裡面的那個掃羅在當王之前躲在器具堆的後面。掃羅被選上要當王,可是他躲在器具堆後面,那就是他一生王不成王最重要的一個關鍵。我不要!我要跟主說:「我怕,我不能,我膽怯,我裡面有一個乞丐,我裡面很貧窮」,就跟剛剛唱的詩歌一樣,「是最卑微的,可是我不要讓它成為我的宿命,我不要讓它成為我生命當中除不掉的那一個掃羅王的影子,我要去面對。」
我也邀請各位姊妹,可以去想一想,你生命當中有沒有像這樣需要去面對的,假如有的話,去真實的面對他,不要放過他,不要只是在2020/9/24或者是今天2021/3/25我講的時候對你感到刺一下、點一下。假如我講的東西有一些是你的,接下來我講的我求神幫助你抓住那個機會,讓每一次神跟我們講話的時候,假如有我們說覺得心好像被刺一下、感到札心的話,我們把握機會跟主說:「主,我也要好像立石一樣是活的,我要成為活的。」這是一種人。
第二種人是昨天夜裡做了一個夢,我只要是來講道、分享,或者是任何的服事以前做的夢,我都特別會的留意。那個夢很特別,整場夢裡面都在唱一首詩歌,它是一個婚禮。如果你是一個老基督徒、信主多年,甚至於是在教會長大的基督徒,你就要留意在夢中我身上所代表的特質,在夢裡面的我就代表著這樣子的人,我就是從小在教會長大,後來在37歲被神更新的一個人。
昨晚的這個夢裡,我看見我走在紅地毯上,可是很特別的是,我並沒有穿白紗禮服,而且我知道那不是我第一次結婚,可是我知道我嫁的、我要去見的是同一個人。那個紅地毯長得很特別,是一條長長的,當看到盡頭它就轉了一個彎,所以我看不到新郎,新郎在轉過彎的那個地方坐著等我,所以是一個很特別的婚禮。大家請用你的想像力想像一下,我就開始從紅地毯的這一頭開始走,走到快要到轉彎處的地方,我就聽到有一位女士一直跟我講話,我在猜她代表著聖靈。她一直提醒我,要從一開始走紅地毯就要開始唱那首詩歌,我就很有意見的跟她說:「不要,不要,我等到彎過去見到新郎了,我才要開始唱。」她就一直在旁邊提醒我、叮嚀我,應該從紅地毯一開始就要一面唱著一面走去見新郎。
那首詩歌是我跟我先生結婚的時候,我們的結婚進行曲,以我們的年代結婚進行曲不是那首經典的,新娘入場的詩歌是天韻的一首老詩歌「給我你的手」,這首詩歌很美,歌詞是「給我你的手,給我你的手」。我不願意唱,我要等到彎過去看到新郎了才要唱,所以我就安安靜靜的走在紅地毯上。當走到轉彎處的時候,我準備要唱了,因為要看到新郎了,在這個時候之前我都沒有看到新郎,但我知道他就在那裡了。
重點來了,我準備要開始唱,但我發現我只會唱這一句,我就看到坐在旁邊的賓客手上都有歌詞,只有我沒有,而我只會唱「給我你的手」這句話而已。我一下子好著急哦,接下來我不會唱了,我想:剛剛有那麼長的機會,我為什麼不把握時間去練一下,去問一下剛才提醒我的那位女士歌詞,我為什麼那麼的輕忽?這個時候都已經要見到新郎了,我要張開嘴巴唱,可是我卻只有開頭的那一句歌詞,下面就沒有內容了。假如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找,裡面有很多很美的歌詞:「縮短彼此的距離,分享的快樂加倍的多,分擔的重擔格外的輕」,是當時候很有名的歌。當我在那個當下,我發現我裡面乏善可陳,我唱不出內容來,只有前面的那兩句,我的心裡面一下子好著急、好懊惱、百感交集。這個夢就停了。
我醒來以後,我覺得上帝要對我們在座的,假如你曾經跟我一樣,我們在教會裡面長大,可是我卻覺得上帝只是我的一個傾聽者,上帝只是一個愛我的長輩,只是像剛才最後一首詩歌所唱的,祂對我們的愛就是那麼不放棄,永遠愛我們····,如果只是這樣子的話,我覺得神今天要對你說話。如果你是一個信主很久,在教會裡很久,然後對你來講,上帝就是那位永遠不會離開你,不管你怎麼樣都不會離開你。
記不記得上一次有講到一個例子,有一個姊妹來問我:「明軒姊,假如我不讀經、不禱告、不服事,我不做任何的事情,上帝還愛我嗎?」我就跟她說:「如果你只有一個女兒,她假如跟你講:『媽媽,從今天開始刷牙、洗臉、吃飯、洗澡、做事、寫功課、工作太麻煩了、太勞累了,我可不可以就統統都麻煩妳了,我當植物人,妳來照顧我?』假如是這樣子的話,妳還愛妳的女兒嗎?」姊妹回答我:「愛。」
我覺得假如今天在座的有弟兄姊妹,對你來講,上帝已經變成那個祂永遠就會在,祂不會離開你,可是問題是,就像我走在那條紅地毯上,我沒有穿禮服,是一個日常的場景,在日常生活的當中,已經不是手牽著手,祂對你或者你對祂來講,裡面那個愛情已經不見了,那個起初的愛已經枯乾了。我不曉得在座的假如跟我一樣在教會長大,或者你信主已經非常多年了,你覺得裡面的起初的愛已經乾了,或者是已經模糊了,或者對你來講是很早、很早、很早以前的一個經歷而已的話,我今天要鼓勵你,接下來你好好的聽,這一些神要對你說的話。我相信神今天要給我們的,就是我們常會禱告的,是眼未曾見、耳未曾聽、心裡未曾想過、是超過你所求所想的。
可是大家有否想過,眼沒有見、耳沒有聽、心裡沒有想過、「超過」我們心裡面所求所想的,它是不是會有挑戰感?它來的時候,是會有挑戰感的。就好像也許有人羨慕我可以站在這個地方跟大家分享這些內容,可是有沒有想過它非常挑戰我的部分?我說過我是一個自卑的人,我是一個害羞的人,我是一個膽怯的人,這些全部都是我的歌利亞。所以我每一次要上台以前,都要先跟這些打仗。打仗誰喜歡呀?不喜歡。誰喜歡每一次被剝一層皮?
我跟主說:「主,我真不想被剝皮」,可是問題是,聖經上(彼得前書1:7)告訴我們,祂要把我們煉成比火能壞的金子還要寶貴,那就要經過比火還要更嚴重的考驗。不想要考驗,可是我想要變成尊貴的、聖潔的,那幾乎是緣木求魚。就好像我剛才說的夢中開始走紅地毯,可是卻是安靜的。我跟神的關係是安靜的,我跟神的中間不再有波瀾,那個起初的愛不見了,起初的愛變成了就是平常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想到的時候、遇到困難、難處、挑戰、需要的時候,我就會去跟神禱告。什麼叫禱告?其實對神來講,是我們有限制,禱告就是跟神講著我需要這個、我們教會需要這個,最近疫情我們需要這個、那個···,禱告假如只是這樣子的話,我覺得我們太可惜了。
其實今天神告訴我們,禱告就是連你的起心動念,你每一天有沒有在日常生活當中想到祂?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我今天要出門去買菜,對你來講,就只是頭腦想著等一下要買什麼:今天我要煮咖哩飯,所以我要買紅蘿蔔、馬鈴薯、洋䓤;肉類是要吃雞的、還是牛的、還是豬的?假如你的頭腦只是在想這個的話就很可惜。它只是一個日常,可是我們可以變成怎麼樣?出門了,「主啊,今天我要煮咖哩飯,祢覺得我煮豬的、還是雞的、還是牛的?」接下來雖然你一樣去買了菜,可是你會發現,不太一樣,你試試看,就是在日常生活中。
你會覺得這個人怪怪的,這麼小的事情還去麻煩神,可是我不騙你們,上帝真的很喜悅我們這樣做,這才叫「親」。假如你都等到有事情發生、有需要的時候,跟你們講一個我的例子。我們家以前養一隻瑪爾濟斯,每一次我坐在那邊看聖經、看書的時候,牠就會一直來抓我,一直扒我的腿,其實就是想要吃我手上的東西,因為我正一面吃著早餐,一面看著聖經。我就覺得很噁心,我跟牠說:「你很噁心欵,你不是因為喜歡我,你也不是因為愛我,你也不是要我抱抱,你就是要我手上拿著的食物,你怎麼那麼討厭、那麼噁心?!」
我在這麼罵牠的時候,我就聽神對我說話:「當妳只要我手上的東西,不要我的時候,我的感覺就像妳現在的感覺一樣,是噁心的感覺。」可是多少的時候,我們是把神當成這樣子的角色?我覺得我不是在責備任何的人,我在說我自己。有多少的時候,我等到事情發生了、有需要了、有重大的事情的時候,就把神給請下來,幫幫忙。
我上一次講道的時候有特別講到,我們都認為筵席就是:我準備好了,然後把耶穌請來吃。可是你看耶穌在馬大跟馬利亞的身上祂說什麼?祂想要在過程當中參與欵,祂不希望我們做了一整桌的大餐,然後請祂來當個客人,甚至最後還上個甜點、上個咖啡、上個茶。我覺得神不要被我們當作一個被「伺候的客人」而已,祂要跟我們一起,祂真的很想「跟我們一起」。你說:「那祢就來呀!」可是不是這樣的,上帝很尊重我們,你不邀請祂,祂「不能」來!因為祂對我們很尊重。
所以今天一開始,我想要對這兩種弟兄姊妹特別的說以下的話,第一種就是不管你信主多久,你覺得你的生命枯乾了,你覺得很枯乾,裡面不要講開花了,葉子都快沒了。詩篇第1篇告訴我們,就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這個是多麼美妙的一件事情,它的葉子永遠不會枯乾,永遠有果子。在新約,主耶穌曾經咒詛過一種樹,是什麼樹?無花果樹。有的人會想說,上帝怎麼這麼鴨霸,自己肚子餓了想要吃果子,找不到果子就罵樹,還咒詛人家,還害人家死掉。是這樣子嗎?不是的。
以色列是有點沙漠地帶,所以有很多的地方到了秋冬就是枯乾變成一片荒漠,可是無花果樹有一個特色,它可以四季都有果子,比如春果、秋果,它可以留到夏天、冬天都有果實,所以無花果應該是四季都要有果實。所以當主耶穌到那棵果樹下面看不到任何一顆果子的時候,祂就知道這棵樹從來不結果子,它已經失去了果樹結果子應該有的樣子,所以才咒詛它,絕對不是亂罵它,所以無花果樹要這樣的。在聖經另外一處,主耶穌對拿但業說:「你在無花果樹下我就看見你了」,為什麼這樣講?因為它是四季常綠、四季常有果。
所以主耶穌會舉這些例子,都是跟當地的風俗民情是有關係的。意思就是說,你應該是一個活石,你應該是活的立石,可是你的身上只有石,卻沒有活的時候,我覺得神就會來叩你的心門。假如今天是一次叩門聲,我懇求主讓今天在座的姊妹回應神。我再說一遍,不是讀經、不是禱告、不是服事、不是奉獻,這些東西都是下游產出來的附加價值,它應該是一種果實。
我常常跟我們的姊妹講,不要當精神病的樹。精神病的樹是什麼?你是一棵果樹,然後你每天想的都是:我要結果子、我要結果子、我要結果子,這個是得了精神病的樹才會這樣子。果子是自然結出來的,這棵樹要做什麼它才會結果實?它一定要吃得好,要施肥、要灌溉、要澆水、要有陽光、要有好的空氣。假如你把果樹種在矮矮的室內空間裡,而它是可以長得很高的果樹,它可能到了屋頂的地方就變成了武大郎,就橫得長成畸形怪狀的。今天神要把我們放在應該長的地方,那我們允許神嗎?我們允許神做這樣子的事情,讓我們可以這樣子去做嗎?
假如我們今天把焦點放在這個講員又來了,叫我讀經、叫我禱告、叫我事奉、叫我奉獻、叫我這個、叫我那個,其實不是的,這些東西都是你跟神的關係,是對神的那個起初的愛,或者是那個活水的泉源,你跟祂恢復了。你真的去試試看,在日常的小事當中去做一點改變,去邀請神,儘量的邀請祂。也許你沒有辦法百分之百,像我有的時候突然想到我在幹嘛,腦袋一片放空,也是有的,可是儘量有意識的邀請聖靈跟你過每天的日常,去試試看你會有什麼改變。
假如你認為聽到神講話、跟神講話是「某一些人」的特權的話,那我們就太可惜了,其實是神對每一個人。我上次說了好幾次「要不然聖靈就不用來」、「要不然耶穌就不用死」。我們常常會有一些錯誤的想法,覺得那是對某一些人的,那些統統都是宗教帶給我們的一些迷思。所以今天我鼓勵在座的姊妹,如果妳有枯乾的、失去起初愛心的,把我們的主接回來,不要等到要見新郎的時候才發現,我錯過了好多。原來那個路程中、過程中的歡愉,我沒有對祂唱情歌,我沒有邀請祂說我要把我的手給祢,請祢把祢的手給我。
假如今天我在講的這一些讓你覺得有定罪感的話,我求神幫助你千萬不要有,我們常讀約翰福音3:16,「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但後面3:17說,「人子來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祂來不是要定我們的罪,祂是要釋放我們。祂邀請我們,然後等待我們邀請祂,跟祂一起去準備這個筵席。我上次有說,主耶穌在心門外叩門,有聽見的就打開門來,我與祂、祂與我一同坐席。
我常常頭腦會出現一個畫面,主耶穌在門外叩門的時候,祂是拿著大包小包,其實我們準備不起這些東西,我們能夠準備的東西很有限。我們假如是用我們的能力去準備一場筵席,我們就會變成馬大。馬大和馬利亞不是代表兩種人,而是代表兩種心態。假如說我們做任何的事情,我們就像馬利亞一樣把我們的主邀請祂在過程裡面聽祂的,然後跟祂有互動,你真的就會很不一樣。親子關係、夫妻關係、我們的情緒(我們常講的情商),統統都會不一樣。你會發現,你會脫離每一天的勞苦重擔。所以主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可以到我這裡來」,你就可以享安息。
我們常常都會講說:「今天我勞苦重擔了,所以來到主的面前,祂就使我得安息」,這個太可惜了,不是只有這樣子。是你每一天、每一天、每一天的每一個呼吸、每一個心跳,其實說老實話,我說過我們就好像帶著十字架走在敵軍的當中,這個世界暫時魔鬼作王,這個世界的價值觀其實跟上帝的價值觀,時常都是似是而非、是衝突的。那我們怎麼樣子可以在敵軍當中行走,卻還可以走得這麼理直氣壯、走得這麼有力量、走得那麼有盼望、走得那麼覺得我不害怕,那麼勇敢?這些東西從哪裡來?就是我們的日常。我們是不是邀請我們的神,邀請我們的聖靈跟我們一起?
我們來看今天的經文,撒母耳記下6:1-23,「1大衛又聚集以色列中所有挑選的人三萬。2大衛起身,率領跟隨他的眾人前往,要從巴拉·猶大將神的約櫃運來;這約櫃就是坐在二基路伯上萬軍之耶和華留名的約櫃。3他們將神的約櫃從岡上亞比拿達的家裡擡出來,放在新車上;亞比拿達的兩個兒子烏撒和亞希約趕這新車。4他們將神的約櫃從岡上亞比拿達的家裡擡出來的時候,亞希約在櫃前行走。5大衛和以色列的全家在耶和華面前,用松木製造的各樣樂器和琴、瑟、鼓、鈸、鑼,作樂跳舞。
6到了拿艮的禾場,因為牛失前蹄,烏撒就伸手扶住神的約櫃。7神耶和華向烏撒發怒,因這錯誤擊殺他,他就死在神的約櫃旁。8大衛因耶和華擊殺烏撒,心裡愁煩,就稱那地方為毗列斯·烏撒,直到今日。9那日,大衛懼怕耶和華,說:「耶和華的約櫃怎可運到我這裡來?」10於是大衛不肯將耶和華的約櫃運進大衛的城,卻運到迦特人俄別·以東的家中。11耶和華的約櫃在迦特人俄別·以東家中三個月;耶和華賜福給俄別·以東和他的全家。12有人告訴大衛王說:「耶和華因為約櫃賜福給俄別·以東的家和一切屬他的。」大衛就去,歡歡喜喜地將神的約櫃從俄別·以東家中擡到大衛的城裡。
13擡耶和華約櫃的人走了六步,大衛就獻牛與肥羊為祭。14大衛穿著細麻布的以弗得,在耶和華面前極力跳舞。15這樣,大衛和以色列的全家歡呼吹角,將耶和華的約櫃擡上來。16耶和華的約櫃進了大衛城的時候,掃羅的女兒米甲從窗戶裡觀看,見大衛王在耶和華面前踴躍跳舞,心裡就輕視他。17眾人將耶和華的約櫃請進去,安放在所預備的地方,就是在大衛所搭的帳幕裡。大衛在耶和華面前獻燔祭和平安祭。18大衛獻完了燔祭和平安祭,就奉萬軍之耶和華的名給民祝福,19並且分給以色列眾人,無論男女,每人一個餅,一塊肉,一個葡萄餅;眾人就各回各家去了。
20大衛回家要給眷屬祝福;掃羅的女兒米甲出來迎接他,說:「以色列王今日在臣僕的婢女眼前露體,如同一個輕賤人無恥露體一樣,有好大的榮耀啊!」21大衛對米甲說:「這是在耶和華面前;耶和華已揀選我,廢了你父和你父的全家,立我作耶和華民以色列的君,所以我必在耶和華面前跳舞。22我也必更加卑微,自己看為輕賤。你所說的那些婢女,她們倒要尊敬我。」23掃羅的女兒米甲,直到死日,沒有生養兒女。
我們再看另外一處經文,撒母耳記上7:1-2,「1基列·耶琳人就下來,將耶和華的約櫃接上去,放在山上亞比拿達的家中,分派他兒子以利亞撒看守耶和華的約櫃。2約櫃在基列·耶琳許久。過了二十年,以色列全家都傾向耶和華。」
上次經文的主角是那些笨到不行的傭人,而今天經文的主角是第10節的俄別·以東。這段經文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就是上帝擊殺烏撒,因為他去摸了約櫃,這個已經變成很多人的爭論,就跟剛才主耶穌咒詛那棵不長果實的無花果樹的一樣,覺得上帝實在是不近人情了。「祢看這個人是要保護你欵,他是要幫助祢欵,祢的約櫃要倒了他去扶,祢還殺他?真的太過份了!」我們人的想法就是我們站在很「人本」的立場去想神的事情。
我們接下來看一下,今天主角是俄別·以東,那為什麼我們看了一下撒母記上7:1-2節呢?因為這裡提到了一個人叫亞比拿達,他是誰呢?他就是烏撒他爹,也是一個祭司,是利未人。撒母耳的師傅是老以利,後來他太胖,聽到兩個兒子在戰場上死了,脖子就摔斷了,之後,約櫃就被擄走了。被擄走了以後,到了剛才說的亞比拿達的家中,後來才寄放在俄別·以東的家。亞比拿達是烏撒的爸爸,他伺候了約櫃二十年,所以約櫃在亞比拿達和烏撒的家二十年,烏撒很可能在幼年的時候就跟約櫃在一起,二十年不算短的日子,所以這個家庭伺候約櫃二十年。
我們來看一下俄東·以東,第10節,「大衛不肯將耶和華的約櫃運進大衛的城,卻運到迦特人俄別·以東的家中。」聖經裡面還有曾經提到另外一個迦特人是歌利亞,我在想:上帝願意把祂的約櫃放在一個非利士人家裡哦?後來我去查考了以後發現不是的,其實看俄別·以東的名字裡面有「以東」,他為什麼是迦特人?其實他們是利未人,在士師的年代漂流,像路得的先生帶著他們一家到處流亡到外邦,所以俄別·以東的先祖有帶著他們遷到迦特去謀生,是流浪到他鄉的利未人,可能在俄別·以東生的時候有寄居在迦特跟以東。可能爸爸為了要在當地好過日子,讓孩子比較不會被人欺負,所以名字叫俄東·以東,是「以東人的僕人」之意,聽起來很可憐。
可是他們到後來可能就慢慢回歸到比較靠近耶路撒冷的地方。因為他是利未人,又靠近耶路撒冷,由於烏撒被擊殺的事件,大衛就把約櫃放在俄別·以東的家中。剛才講到約櫃在亞比拿達家中二十年,第11節,約櫃在迦特人俄別·以東家中三個月,二十年跟三個月差別很大,可是耶和華賜福給俄別·以東和他的全家,這不是我今天要講的重點,就是我剛才講的讀經、禱告、事奉、奉獻,統統都是附加價值,也就是「果子」。你不用當精神病的樹說:「我要結果子、我要結果子」,是「自然」就會生出來的果實。這邊講的「祂就賜福給他」,那個是下游產物,一個與神同在的人和家族所產生出來的一個自然的產物。
可是一定要記住哦,我們不要落入一個陷井:「我們與神同在,神就會賜福給你」,不是這個這樣子的,聖經上告訴我們:「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這些就要加給你了。」很多的人會認為,我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所以神就會賜福給我,讓我夫慈子孝、全家和樂、無災無病。神從來沒有對我們做過這種承諾,假如是這樣子的話,我們跟其他宗教是沒有兩樣的。所以當我們的起心動念是「我要得後面的那個祝福」的時候,這個就是神跟我們要的祭物。
所以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這在告訴我們,如果跟神的關係是你念茲在茲都是在祂的國和祂的義的時候,這些東西自然就會跟著你。它不是條件式的交換:「因為你···,所以我就···」,是神已經定好的。今天若有一個人他是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就會像詩篇第1篇講的,他要像一棵樹,而重點是這棵樹他能做的事是吃好的、喝好的、有好的陽光、好的空氣···,這些是這棵樹它可以去經營的地方,而不是最後長出的這一些果實。
所以我要特別講一下,11節「耶和華賜福給俄別·以東和他的全家」,這不是我要講的,我要講的內容很長,所以我用講故事的方式。俄別·以東有68個兄弟,後來上帝賜福給他,他生了8個兒子,8個兒子又生孩子,所以他有62個子孫。如果俄別·以東很觸動你的話,建議回去可以用電子聖經打關鍵字搜尋經文,你會發現一件很特別的事,亞比拿達和烏撒父子的服事讓大衛感到很害怕及很恐懼(第9節),所以才會放在俄別·以東家而不迎回約櫃。可是俄別·以東的事奉約櫃的結果卻是讓大衛產生了羨慕、我想要把它迎回來。所以,我們就會知道這個就是立石,那個立石的石頭是死的還是活的,差別就在這個地方。
俄別·以東看見約櫃被帶走了,接下來的紀錄會令我們很感動,這麼小的一個小人物,他本來是漂流在外,他們其實對很多純正的利未人來講,他們已經是不純正了,因為他們跑到外面漂流,他們不可能有機會進到聖所裡面去服事神,他卡不到位,因為那些正統的利未人服事的位置都已經卡好了,哪有他的份?我相信這個俄別·以東裡面一定有某一種特質,他一定很渴望想要服事神,神居然就繞了一個圈,把祂的約櫃放到他們家裡面。而俄別·以東接下來因為把約櫃服事得這麼好,所以他才被賜福,而且他一定很被賜福,跟原先的人生是走了一百八十度的轉彎,才會有人跑去跟大衛講:「那個俄別·以東自從服事了約櫃以後,怎麼樣怎麼樣···」才會引起了大衛的注意。
俄別·以東因為這樣子,接下來聖經裡面開始一直不停的出現他,俄別·以東的68個兄弟、62個子孫全部統統開拔去耶路撒冷,他們不要離開約櫃,他們離不開這位他們享受了三個月神的同在,他們要跟著去。所以接下來我們會看到,守門員也有俄別·以東跟他的兄弟和子孫,敬拜也有他們,看守兵器也有他,這個也有他,那個也有他···,哇,這個人瘋了,只要可以靠近約櫃、只要能夠靠近神,(我講到這裡都會很感動),他都願意做,而且他帶著他的家人、兄弟、子孫,衝啊!只要能夠靠近神,我都願意做,什麼服事裡都有他。
接下來看最後一段經文,我們就知道這個人是多麼的被紀念。歷代志下25:22-24,
「22猶大人敗在以色列人面前,各自逃回家裡去了。23以色列王約阿施在伯·示麥擒住約哈斯(即亞哈謝)的孫子、約阿施的兒子、猶大王亞瑪謝,將他帶到耶路撒冷,又拆毀耶路撒路的城牆,從以法蓮門直到角門,共四百肘;24又將俄別·以東所看守神殿裡的一切金銀和器皿,與王宮裡的財寶都拿了去,並帶人去為質,就回撒馬利亞去了。
我一開始看的時候想:哇!俄別·以東的命真長啊,活到這麼久。那個時候是北國要滅了南國,所以發生了這段經文的事情,怎麼又出現俄別·以東?剛才出現是在撒母耳記,現在歷代志下怎麼又出現這個人?後來我去查了以後發現,這個時候俄別·以東其實已經死了兩百年了,可是這裡卻特別記了筆「又將俄別·以東所看守神殿裡的一切金銀和器皿」。大家一定要記住哦,整本聖經很珍貴,就只有一本,可是你們看,這個俄別·以東,他當一個最優質、最稱質的守門員,他不是一個很尊貴、很有學問、很有地位、出生正統良好,都不是,可是我們看到他所做的事情,他在一件最小的事上,他是「看守神殿裡的一切金銀和器皿」,他把「看守」這件事做到淋漓盡致,做到兩百年後還要被記一筆。
我今天要用俄別·以東來跟弟兄姊妹來分享,我們在我們的生命當中,一定不要把銀兩看得太重。我們常常都會講,聖經裡面形容我們有五千兩、二千兩、一千兩,我們都會把重點放在那個銀兩多少的上面,今天我要用俄別·以東來鼓勵弟兄姊妹,銀兩多少不干我們的事,我常跟姊妹們分享說,我們太喜歡多管神的閒事,然後不去管自己該做的事情。就是神給五千兩、二千兩、一千兩那是神的事,不是我的事。假如說我們把焦點放在銀兩上面,我們就是宿命論,我們的神就是偏心,這個給五千,那個給二千,那個給一千,我們的神會偏心嗎?不可能!神不偏待人,神是最公正的,所以祂不可能偏心。那奇怪了,為什麼有人五千兩、有人兩千兩、有人一千兩?
我常常跟人分享,在我們的生命當中,一定有某一個地方上帝給了你五千兩,有某個地方你只有一千兩,可是重點不要放在銀兩上面,重點要放在「你賺了沒?」、「你有去賺它嗎?」假如陳明軒比較會講故事,這可能對我來講是上帝給我的五千兩,可是可能膽識我只有五十兩,就是我會講故事,可以為主去告訴別人很多神想要說的話,神其實很想要祂的聲音被聽見,可是有多少的時候,我們用各種的理由、各種我們生命裡面的軟弱就把它都蓋掉了,或者是我們用我們每一天的日常生活的勞苦愁煩,就把它忽略掉了。
所以在我的生命裡面我很會講故事是我的五千兩,可是我的膽怯、沒有勇氣的這個部分,卻可能是我銀兩少的地方。可是神不會跟我講:「哎唷,妳怎麼那麼膽小?」神會對我說:「妳賺了沒?」、「妳的膽子從二十年前到現在長了沒?賺了沒?」所以今天我會站在這個地方就是我長了、我賺了、我不一樣了、我敢了。若有人問我還怕不怕?怕!我按著我的心我還是怕,若能夠不要上來,我還是希望不要上來。可是我不要錯過神,我不要當亞比拿達跟烏撒。亞比拿達跟烏撒跟神在一起二十年,二十年不算短,他們是利未人,熟知上帝的規定與吩咐,可是他們做了什麼事情?
第一、他們用什麼來運約櫃?牛車。他們效法外邦的非利士人,非利士人做這個動作就沒事,因為非利士人不是上帝的選民,上帝不會用這個來要求他們,還是上帝跟他們講要用新的牛車。可是利未人知道,卻效法外邦人,認為外邦人如此做上帝沒有降禍給他們,所以,我們也可以這樣做。可是上帝一直都說,利未人要用槓、用人力擡,可是這裡卻用牛車,所以才會牛失前蹄。
第二、烏撒從小到大在約櫃旁邊,他知道約櫃是不可以這樣子亂碰的,所以上一次我有跟大家講,我在暨大服事的時候缺愛給愛、缺錢給錢、缺陪伴給陪伴,然後上帝卻跟我說「拿開妳的髒手」,這個就是「烏撒的手」,就是「我幫幫神的忙」,那個背後的意思就是對神存著不認識。我們對神不認識才會做出像烏撒這樣子的行為,去扶一下、去摸一下、去幫一下。所以上帝才跟我講:「我每一次製造了一個這個人生命的死角、角落,妳就出來破局,讓這個人遇不見我。」
我從這個時候才知道,我的頭腦裡面有好多的地方因為「不認識神」,所以我常常會伸出我的髒手來,所以我並不尊重這位神。我在服事神、跟神相交的路上我常常自作聰明、自以為是,我就用我在分別善惡樹下所學到的這些-我的聰明、我的經驗,就直接做出判斷、直接做出決定,我並沒有去求問神。以色列人第一次打耶利哥城的時候是大大得勝,第二次打艾城的時候一片倒,可是耶利哥城比艾城大多了,因為他們憑靠自己的經驗,他們覺得這個耶利城那麼大,麻煩神一下,這次艾城這麼小,不用麻煩神了,我們憑靠著我們的經驗,我們的人力算一算,覺得沒問題就去了,連求問都沒有求問。這個是我們常常跟神在一起的時候,我們犯的烏撒的毛病,我們常會伸出我們的手來去幫幫神的忙,其實是因為我們不認識這位神。
亞比拿達和烏撒這對父子的服事,帶來的是讓旁邊的人恐懼,不僅恐懼,而且是怪罪神、對神有誤會。可是俄別·以東這個家族的服事,是可以雋永的一直流到兩百年後還要記他一筆,是讓人家心生出:「我也想要像他一樣」。我今天很想要透過俄別·以東來跟大家分享,讓我們的生命就像俄別·以東和他的兄弟以及子孫一樣,讓人看到了以後想:這家人是瘋了嗎?是顛狂了嗎?為什麼前撲後繼的要去服事、去親近這位神?
如果我們的這位神真的這麼好,曾經有一位同學跟我說:「如果妳的神真的像妳說的這麼好的話,我看妳的人也很好,可是我就遇到身邊親戚父母子女都是基督徒,爸媽還是教會的長老,孩子決定要去全職服事,父母要跟他脫離親子關係內,假如真的那麼好的話,為什麼會這樣?」這是讓很多不是基督徒的人感到很困惑的地方,所以他們必須要從我們的果子去看我們這棵樹。今天有多少的時候,我們的果子出不來,是因為我們這棵樹有了問題。比如說剛才像武大郎一樣,或者是只長葉子、不長果子,或者是連葉子都沒有了。
葉子是什麼?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果子是什麼?就是我們生命裡面結出來的東西。假如上面這些統統都沒有了,我們連自己都管不了自己,我們都自顧不瑕,哪裡還有時間去管別人?假如我們的人生變成這樣子的時候,我們一定要來到神的面前跟主說:「主,我不要我的生命當生活過掉」,那個叫做耗費生命。生活每一天、每一天都在過,可是你卻沒有邀請神進到你的生活裡面,以致於你的生命就不會在裡面。我們把神邀請進來的時候,就會發現會產生像俄別·以東他們家族的效應一樣,你會發現你旁邊的人會很想要跟你一樣。
講到此,我分享一個這兩天聽到的很感動的例子。有一位弟兄叫詹文明,他現在已經七十歲左右,是位學者。他是全華人裡面大概唯一直接受教於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彼得·杜拉克是位基督徒,可是他從來不跟學生用嘴巴傳福音,可是他的學生信主的比例之高,這位詹弟兄就是其中一位。他是怎麼樣信主的呢?他常常在跟老師彼得·杜拉克對談專業的時候,這位老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全部他統統都會。有一次,詹弟兄和一位日本同學在跟老師對談的時候,老師就從日本的歷史開始講,講得非常深入,講到這位日本學生在發抖。結束離開以後,詹弟兄問日本同學剛才為什麼發抖?他說老師不是我們日本人,可是他卻能夠這麼深入的講到核心,太不可思議了,連我們日本人都不可能知道這麼的核心與深入。
這個老師是一個這麼聰明的人,什麼都懂,他不是只了解管理學,可是他從來不跟學生直接講福音,可是他們一個一個的都想要去認識主,他就像俄別·以東,就是這個人的身上結出來的果實是,這個人這麼厲害,他卻服氣於一位神,所以他們一個、一個的都信主了。結果詹弟兄信主了以後,當然身為彼得·杜拉克的弟子也是很優秀的,結果有一次他就到大陸某處的講座演講,下面有兩百個學生,他得知在座的每一個學生都是每一個省的狀元,才能夠來參加這個講座。
結束了以後,就有一位北京大學的女老師過來問他:「請問一下老師,您是基督徒嗎?」詹弟兄想:我剛才好像沒有說我是基督徒,可是因為他講的統統都跟生命有關係,就是他的學識跟他的生命結合。詹弟兄回答那位女老師:「是,我是基督徒。」這位女老師說:「老師,我回去以後就受洗。我尋尋覓覓各種宗教,教會我也去了,可是我找不到你表現出來的這位神,我跟我先生回北京就受洗。」
我們會發現,其實上帝很想透過我們的生命說話,這就是回應一開始姊妹帶的詩歌裡的「活石」、「活的立石」。有的人會講一定要傳福音,其實不用有這種迷思。我再講一個例子你們就會明白我的意思。曾經有一位年輕的師母,剛開始當師母會有點害怕,她來找我聊天。在跟我聊天的時候講到她有一個困擾,就是每次回娘家,娘家人都不喜歡聽她講福音,雖然是硬土,可是是她的家人,她一定要跟他們傳福音。但是她越傳,就覺得他們越討厭她,她在家裡的人緣不好。
突然間有個感動要我跟她說,要不要下次回去以後,不要跟他們傳福音了。她說:「怎麼可以,我們基督徒就是要傳福音啊!而且我們是傳道人,更是要傳福音,況且他們是我的家人,怎麼可以不傳福音?」我跟她說:「妳不要用嘴巴傳,妳回去當他們的家人,真正的愛他們,你的嘴巴不再講信仰,不要再講神,妳去試試看,就是單純的當他們的家人去愛他們,發自內心的愛他們,而不是我是基督徒,所以我要有好的表現,所以我要愛他們,不用帶著這些。」
就像剛才說的,精神病的樹才會講:「我的表現,我的表現」,那是果子,要結出愛人的果實。愛人不是這樣的,愛人就是打從心裡面,我裡面有神的愛,我有基督的愛才發出的愛。我說:「妳就不要再用嘴巴跟他們傳福音了,妳回去就是單純的當他們的家人,愛他們、關心他們,但是不要再用嘴巴講。」她覺得很困惑,但她跟我說好,回去會試試看。
過了大概三、四個月,她很興奮的來跟我講:「明軒姊,怎麼那麼特別,奇怪了,我跟他們傳福音傳了這麼多年了,沒有人要理我,而且我的人緣越來越差,他們覺得我很煩、很討厭,(因為我們基督徒又不拿香、又不吃祭拜的東西一大堆,別人看我們就是這個人很囉嗦、很多的規距,可是卻看不到她對他們的愛),可是這三、四個月,我每次忍住不要跟他們講,我真的就去愛他們、關心他們,家人開始有人來問我:『我們想認識一下妳信的神,可不可以多講一點?』不是他們不要嗎聽?他們怎麼現在要聽了?」
我們會發現,這個就是不再把焦點放在結的果子上面,而是把焦點放在生命、去滋養並愛他們這件事情上面,這是神要給我們的,也就是俄別·以東所展現出來的生命力,他所到之處,他的生命所帶來的是,連王都想要認識祂所事奉的這一位神,這就是俄別·以東的生命。
我們家女兒因為流產坐月子,發現中醫給我們的補帖不能只單單的熬它,一定要放幾塊雞肉當「藥引子」,所以俄別·以東就是那個藥引子,就是那個雞肉,我們把它引出來,要來做什麼呢?
假如要變成像俄別·以東這種生命,我們剛才講了很多,可是就好像放了一塊肥美的東坡肉在那邊。你說,我就不會做東坡肉,我就不可能變成那個東坡肉,那我們接下來看一下實體,在聖經裡面的例子。有很多,我來舉幾個:血漏的婦人、生來瞎眼的人、說就算狗也吃主人掉下來的碎渣兒的迦南婦人、被耶穌呼召的稅吏利未、在雅各井旁的撒瑪利亞婦人、乃幔將軍等。
我要講的不是這些耶穌醫治他們的神蹟,而是這些人經歷了這些神蹟之後,他們要去活出主耶穌帶給他們的這個全新的信仰,他們要付上什麼代價。那位血漏的婦人,她要去經歷主耶穌的神蹟,因為我在前年去了一次以色列,所以我有看到這位血漏的婦人,她要去摸耶穌的衣裳繸子那是多麼大的一個挑戰,真的很不容易,因為她要錯過人群。可是當時候對以色列人來講,血漏是一個女人很髒、是被咒詛的,所以會輕視她,因此她不可以在人群裡面,她會被大家排擠、譏笑,她是潛伏在人群裡低著,所以主耶穌才會說「誰摸我?」她一定是在地上爬,像俯伏一樣,她不敢跟大家一樣眾人擁擠,因為她不配,她被大家排擠看為是污穢的,所以這個血漏的婦人她是要付代價。
剛才舉的這些例子裡面的人物都是要付代價,他們要面對的是世界給自己的眼光,或者是別人的眼光,或者在這個裡面自己對自己低賤的看法種種。讓他們有一個勇氣說我要去遇見這位主,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們找到了那個開關-(接續上次我講的酒用盡了有關係)就是我的生命裡面到底有哪個地方,是可以讓我覺得這位主我不能沒有祂?假如在你的生命裡面,你沒有找到這個按鈕/開關,你很難跟這位神產生一個真實的聯結。假如神對你來講就是日常生活裡的一個保命符而已,就是如果我遇到什麼事情趕快去找祂,假如是這樣子,我們很難跟這位神建立親密的關係。
去問問神,在我的生命裡面,哪裡我就像血漏的婦人血漏?我哪個地方瞎眼了,沒有辦法去看見這位神在我的生命裡面想要給我的?我有哪個地方長了大痳瘋?甚實我們都有,只是你有沒有去真實的面對,你有沒有在每一天的時候去花時間、花精力。比如說,在我的生命的裡面,假如有某一個地方,我每一次到了那個地方,例如:我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別人沒有來誇獎我、沒有給我應得的掌聲,我就會很失落,我裡面就會很生氣,大家都去誇獎另外一個姊妹做的事情,沒有誇獎我,這個時候其實就是找關鍵的時刻!
我裡面為什麼會有這種情緒?像以前我最討厭、也就是我最容易有情緒的事情,在我以前生命更新的過程,我發現我最痛恨的事情就是有人冤枉我,尤其是我沒有那個心,對方冤枉我,即使我知道他在開玩笑,我都受不了。可是我有把握機會,我去想:為什麼我的情緒會這麼強烈?比如說一群朋友要一起去吃東西,我就說某某人喜歡吃牛排,我們去吃牛排好了。另外一個好朋友可能開我玩笑說:「哎呀,妳自己想吃就說一聲嘛!幹嘛說某某人喜歡吃。」哇,那句話就會讓我血脈賁張、很憤怒。但我就會去注意到:「主,為什麼我的情緒反應會這麼大?」這是我舉的一個很小的例子。
假如在你的生命當中有什麼地方,點到了你就憂鬱、點到了你就焦慮、點到了你就憤怒、點到了你就不平、點到了你就有情緒,那統統都是血氣。我們都知道,血氣對我們來講太籠統了,就是把它化成你每一天的,點到哪個地方你就會忍不住想要貪心(換上你的)一下,假如說這些我們統統都讓它就這樣子過去的話,我們真的是就不懂神的心,主耶穌要每一天跟你同行。
我記得在聖經裡面(路加福音24章)在以馬忤斯的路上,兩個門徒本來愁眉苦臉的,他們跟隨的領袖死掉了,而且死得這麼悲慘又不名譽,就很愁苦。耶穌跟他們講著講者,他們沒有認出耶穌來,耶穌也沒有跟他們講祂是誰,耶穌一定就是用真理幫他們疏梳理他們裡面的這一些害怕、憂慮、困惑。然後走著走著,他們的心裡就很「火熱」起來。所以今天假如我們沒有去找到那個關鍵點,我們就很難像俄別·以東,也很難像以馬忤斯的這兩個門徒一樣的火熱起來。所以,不要放過你每一天日常生活裡面小小的點滴。有什麼地方就像我一樣容易被惹起一把火?有什麼地方激發起來我的不舒服?有什麼地方會讓我灰心?有什麼地方很容易點到我?
我接下來講的是我自己的見證,我想要用這個見證來告訴你們,我也經歷了像俄別·以東一樣的心歷路程。我在講這個見證以前,希望大家一定要記住,不要把焦點放在我得到了什麼的這個上面,就像「耶和華就賜福給俄別·以東」,他得到了什麼那個不是重點,那是本來就會留下來的果實。
這個見證出現在1999年、九二一地震之前的四月。在四月的時候我突然有一個靈裡面的興奮出現,而且我聽到神跟我講:「有禮物要送給妳」。我好高興,因為五月十日是我的生日,我想說上帝要給我一份生日禮物,不知道是什麼。我等等等,到了生日那天,從早上開始很興奮,到了晚上十一點,咦,沒有哇,會不會十二點?又等等等到了十二點,沒有禮物啊,我也不是要實質的禮物,但也沒有任何的事情發生呀,會不會我的錶跟上帝的錶不一樣?那我再等幾分鐘好了。所以我又多等了幾分鐘,仍是沒有任何的事情發生,我就帶著滿懷的困惑去睡覺了,我想我會不會是聽錯了呢?
第二天早上起來,有一件事情很特別,我的興奮感並沒有消失,我還是非常的興奮,哦,原來不是生日禮物啊。我們人多麼的自以為是,上帝從來沒有說要給我一份「生日」禮物,是我自己做了時間的連結,我想說神四月跟我講有禮物,那五月生日,所以是生日禮物,很合理嘛。結果沒有哇,沒有禮物,所以我就認為那是上帝弄錯了。我們多麼的容易去檢討上帝,而不會去檢討自己。我就跟上帝講:「對不起,原來是我弄錯了」,我就繼續等那份禮物。
到了大概五月底快六月的時候,有一位姊妹,她現在在新加坡當牧師,她很愛我們,她幫我們報名了一個特會,她很希望我們去參加。我在一個很保守的教會長大,我一看那個特會的名字-比爾漢蒙牧師「先知預言特會」,就把我給嚇到了,全身起雞皮疙瘩,我想她怎麼會幫我們報名這種的特會,好可怕哦」。可是姊妹很愛我們,一直鼓勵我們「去看看、去試試嘛!」我們覺得愛不能傷害,所以我跟先生就硬頭皮去了。這個特會為期五、六天,在台北靈糧堂和平東路的舊址舉行,會堂很大,但要容納幾千人仍是很勉強,所以要把長條椅一張一張的併在一起,只留了最兩側的兩條走道。
我們兩個人不知道為什麼就選了最中間的位置,左邊右邊都是要經過很多的人才可以到最兩側的走道。我從第一天就很想逃,跟主說他們每一個人都好像起乩,他們的身體會有一些反應,或者會發出一些聲音,我會害怕。從小到大我們的教會以及(尤其是)媽媽會告訴我(我的媽媽是家裡的屬靈領袖,她先信主而後帶我的爸爸、奶奶及手足全家信主)千萬不要去碰那個「ㄉㄨㄉㄨ教」哦(就是靈恩的)!可是很特別的是,我從國小四年級就會做異夢,因為我的媽媽異夢不斷,國家的幾位領袖要過世之前,我們家一個禮拜之前就會知道,我們全家會開始禁食禱告。我的媽媽比誰都靈恩,可是她不覺得她那個是靈恩,因為那是她的日常。我就好像擁有這樣的遺傳,好像是我們家的傳承一樣,我也會做異夢。可是對我們來講,我們不覺得那是靈恩,可是覺得別人很靈恩。
我很害怕,從第一天就開始想逃,可是上帝給了我一個禮物讓我可以待著,我坐的位置前排的右前方有一位弟兄,他每一次都穿著紫色的POLO衫,個子中等身材不到170公分左右,這位弟兄一點都不特別,可是我每次看著他的背影,不曉得為什麼就覺得耶穌站在那裡,所以給了我一點安定感,讓我沒有立刻的奪門而出。一直到了第三天的下午,我跟我先生說,下午我們不要坐前面的中間了,我們坐在邊門,參加完這一堂我們就可以離開了,不要再參加了。其實對於我先生來講並沒有這種包袱,所以他就回答我好啊,我們就坐在邊門。
當那一堂結束了,我們正要走,今天的另外一個主角就出現了,剛才我們經文中有讀到「米甲」-大衛的第一個太太,也是掃羅王的女兒。正當我正要走的時候,我突然好清楚的聽到聖靈跟我講:「除掉妳裡面米甲的靈」。當米甲看見大衛有一些聖靈充滿的樣子的時候,她就譏笑並在旁邊指指點點,結果一生都不能生育。聖靈叫我除掉我裡面米甲的靈,我知道那是聖靈的聲音,當祂這樣一說,我就不敢動、不敢走了,又乖乖的留下來。
接下來還有另外一件事也很挑戰我,大會要十個人、十個人一排,倆個、倆個面對面操練按手幫對方領受異象並且要有一些話語的解說,每個人都要輪到服事與被服事,大家都很痛苦擠不出來。可是很妙的是,我只知道我會做異夢,可是當下我一按手就有畫面,而且還有話語,一按就有、一按就有,大家羨慕的不得了,只有我嚇壞了,因為我只熟悉睡夢中神給我異夢,我從來沒有想到,我現在清醒著嗎?為什麼我在做夢呢?這件事情很挑戰我,我很害怕,可是聖經裡面(約珥書2:28、使徒行傳2:17)明明講:老年人要做異夢,少年人要看異象,只是我是倒著來,小時候做異夢。
隔天早上,講員上台講完信息了以後就說,他今天有感動要幫在座還沒有領受方言的人舉手,要為這些人來禱告。我跟先生就舉起了手,當我回頭偷瞄了一眼,會參加先知預這種特會的弟兄姊妹大概都領受方言了,所以一千個人大概不到十個人舉手(包含我和先生)。講員說要分賜方言的恩賜就請我們站起來。我先生是高中、大學信主,對他來講沒有我那種包袱,但是對我來講包袱很大,我們站起來以後,我很害怕,真的感到很後悔,剛才應該要逃走的。我握著我先生的手,跟他講:「我們等一下手一定要握得很緊、很緊、很緊,等一下不管發生什麼事,都不可以放開手、不可以鬆開手哦!」我先生大概就很憐憫的看著我說:「哦,好」。
對他來講,他不曉得我為什麼這麼害怕、這麼緊張,手握著他一直發抖發抖。可是站起來以後,我心裡面知道,我裡面有兩個心情很強烈的在打仗:一個是很害怕,我怕被鬼附,我怕得罪神;另一個是「禮物來了!」原來禮物是這個。我就做了兩個禱告,第一個禱告非常的正常:「主啊,我很害怕!我一直很保守自己,我很害怕做了得罪祢、祢不喜悅的事情,可是只要是祢要給我的,我統統都要。」
第二個禱告有點不太正常,我看著台上一字排開的同工,大概從左手邊數來第二個或第三個是一位韓國姊妹,她長的很像藝人陳今佩,很有份量,最重要的是,我媽媽脂粉不施,長髮後梳成一個髻,穿著旗袍,對我來講這樣是正經的女人。而那位姊妹髮型seto像一個王冠一樣,染著奇怪的顏色,化著很濃很濃妝,穿著一件金蔥孔雀綠配上金色閃閃發亮的晚禮服,所以我就做了第二個禱告:「主啊,誰幫我按手都好,就是不要這個姊妹,我不要不正經的人幫我按手。」我們是多麼的有意見跟感覺。
就在我跟主說不要她、不要她、千萬不要她的時候,我就感覺她的眼睛好像兩個火把、探照燈就射在我的臉上,我跟她四目相交了。糟糕了,好像被老師點名看到了一樣,趕快把頭低下來,但來不及了,我聽到她從台上走道「呼」飄下來,又彷彿感覺到了一陣風「咻」的吹了過來。她也不叫我先生,就對著我說:”You, come here.” 剛剛不是說好的,不管發生什麼事都絕對不要放手嗎?我的手就不由自主的「ㄅㄥ」的放開了,越過十幾二十個人走過去走道。她說:”Give me your hand.” 我真的是什麼都不懂,手在那邊正面反面的一直翻來翻去,翻到手背的時候,她就「ㄆㄧㄚ 」的用力打了下來說:”Speak in tounge.”(用舌頭說話) 我的舌頭就發出很美妙的聲音,那是一種語言。
其實在聖經裡面(詩篇45:1)講到,大衛說他在講到神的話的時候舌頭就像快手筆,其實在那一刻有那種感覺,姊妹說了:”That’s it.”後就飄走了,剩下我一個人繼續用舌頭發著特別的音。我大概講了幾秒鐘、幾句之後,突然聽到了一個跟聖靈講話不一樣、像打雷的聲音,好大聲、好嚴厲的說:「陳明軒,妳在幹嘛?」我嚇得一哆嗦,就立馬把嘴巴閉了起來說:「對,陳明軒,妳在幹嘛?」那個其實就是我生命裡面的律法、規距、宗教全部一次發作跟我講了那句話,我馬上閉上嘴巴,默默的坐回了位置。
從那天開始,我一點都不敢用,因為我不確定,因為那個聲音很大聲,我嚇得像個做錯事的孩子一般,回去以後我不敢用,後來就發生了九二一地震。之後開始忙著賑災、服事就沒有空,等到一切都塵埃落定的時候,大概是2001年了。那段時間埔里台中兩頭跑了一年半的服事告了一個段落,我覺得我有點災後症候群,那段時間我一直都在服事,可是我看聖經是報恩的成份多過於享受,我都把讀聖經當成是勵志,所以劃線的都是約伯的朋友講的話,約伯講的話我都覺得這個人一直在咒詛自己,不夠看。
所以每天早上先生上班、小孩上學了,我就在租來的房子打開聖經,看著聖經就開始想要打瞌睡;我開始做一些禱告,但禱告乏善可陳,每一天就像小和尚唸經一樣,就像是聖經裡面講的「重複的話」,聽的連我自己都厭煩的禱告,每天都一樣。我就在那邊做著禱告、看著聖經,安息主懷,就這樣可以一直睡到中午。上帝也沒有立刻做什麼事情,從我領受方言之後沒有任何的事情發生,因為我也沒有使用它。有一天,我又準備眯著眼睛要安息主懷的迷矇中,我突然聽到聖靈微小的聲音溫柔的跟我說:「孩子,如果妳不用,我就收回去了。」
我驚醒說:「什麼東西?」但是我知道主的意思,我說:「我要!我要!我要!」從那一刻開始,我就產生了一種安心,我知道那是從神來的,我就開始用它。我開始用方言禱告以後,第二天早上起來,我上一次有講過,我自卑,跟人家說話不敢看人家的眼睛,只敢看人家的鞋子,我只記得對方的鞋子長什麼樣。可是第二天開始,我就發現,我「想要」抬頭看人家的眼睛,我不想要睡覺,想要讀神的話。我就拿著我的聖經,開始在我們小小租來的房子來回來回的走、大聲的朗讀,不要讓自己睡著,就一直讀、一直讀。
大概三個禮拜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不僅讀聖經,而且我也方言禱告。有一天早上起來,有一件事情變了,產生了一種很奇妙的靈裡面的化學變化,我發現先前每天看的那一本聖經變了,它好像有一種磁力在吸引我,而且我打開來的時候,它變成3D了,聖經變得很活潑,我舉個例子解釋3D的意思。比如說我在看浪子的故事的時候,我會聽到聖靈跟我說:「家裡面的老長工阿明(還取我的名字的明)看到老主人這麼想兒子,每天倚門倚閭的等著兒子回來,所以老長工就出來找小主人。浪子這個時候在正要㪣養豬人家的門的那一刻,被老長工阿明給找到了,阿明就說:『小主人,主人好想你,你趕快跟我回家···。』」神就問我:「如果這個時候,小浪子就跟著長工阿明回家了,他會怎麼樣?還會再離家嗎?」「會!」「為什麼?」「因為他沒有吃苦,他沒有真的跟豬搶吃的。」我只是稍微舉一個例子,聖經開始變成這樣子欵,好像3D的一樣,我可以跟聖靈這樣子對話,我想:發生了什麼事情?
剛才提到聖經對我發出了磁性,每天吸引我,真的是廢寢忘食,我什麼都不想做,只想看聖經,太好看了、太迷人了。我聖經算是熟,可是只是熟而已。但是聖靈運行在裡面,它就好像活了,我看得好開心哦。我在這個過程的裡面就發現,我一面這樣看,神就會帶我去書房買書,一共買了十本書,我就好像在家裡面讀了一遍神學院。這樣子的過程裡面,有一天晚上靠近十一點的時候,先生小孩都睡了,我要去做一點家事準備第二天的東西,經過餐桌的時候,突然就看了我的小聖經,不得了了,它發出了磁性「快來看我!快來看我!」的吸引力太強了,強烈到我沒有辦法,好像成癮了一樣,我就坐下來摸著小聖經跟上帝說:「主啊,讓我讀五分鐘,五分鐘就好,我就會去做家事,拜託、拜託,求求祢。」我就很珍貴的打開了聖經,告訴自己:「快一點、快一點,只有五分鐘。」我真的好捨不得哦,五分鐘到了,我必須要講信用,當我關上了聖經抬頭一看,天已經微微的亮了,已經過了大概五、六個鐘頭了,可是對我來講只有五分鐘而已。
從那一個時刻起我就明白了,摩西為什麼可以在山上四十晝夜,我以前覺得摩西好了不起哦!我也想到彼得要在山上搭三座棚;俄別以東都不想要離開;我明白原來我跟神相遇的時候會是這種滋味,你不會再想要離開,而且時間對你來講,它已經不是重點了,時間空間並不能夠阻攔。所以我要告訴大家的是,不是只有發生在我的身上,其實上帝希望每一個人都跟我有一樣的經歷。當然,我們的故事可能不一樣,但是神很想要跟我們產生這種親密的關係。你打開聖經不是好像關在裡面的,我們的神不是被我們關在歷史、關在聖經裡面、關在別人的見證裡面、關在每一篇的講道裡面,這位又真又活的神很想要跟我們說話,祂非常非常的想要跟我們說話,而且祂很想要祂的聲音被我們聽見。這個是我自己的一個見證。
接下來要快速的跟大家講,我在上上個禮拜參加了「天國教育論壇」,謝智謀老師教導體驗教育,我們認識他非常多年了,我們是很好的朋友。他每次分享都很精彩,他去了很多地方(大陸、尼泊爾、四川地震)做了很多事,他帶大家怎麼獨處,去山上爬高山···都非常的精彩。但是他這次一上台我就覺得他不太一樣,他分享了一段,去年年初失去了二哥,年底失去了大哥,他坐在殯儀館的同一個位置上,一滴眼淚都沒有,他察覺到自己生病了。
小謀老師是很多人的偶像及榜樣,我特別的佩服他沒有停止讓神更新他,我非常的感動。他說:「我生病了,我可以去愛自己教會的弟兄姊味,我可以愛尼泊爾人,我可以愛四川地震的那些人,我愛我的學生,我可以愛很多的人,為他們流淚,但我的哥哥過世了,我一滴眼淚都沒有。」因為他從小就是家暴受虐兒,他的爸爸會打他並且打得很兇,所以他說從四歲開始就蒐集體驗教育的教材,他被爸爸打完之後就逃到山上去,一個人在山上可以躲三天三夜,山就是他的家,山可以保護他。
他跟上帝說他生病了,請上帝醫治他。上帝就帶他回了他的老家,他在原址重新蓋了一棟房子,並用空拍機幫他去尋找兒時的記憶,當空拍機到一個點的時候,他的眼淚就留了下來,那就是他四歲躲藏爸爸打他三天三夜的地方。他照著空拍機的路線爬,對比爬過的喜瑪拉雅山,那座山對他來講像座小山丘,一下子就爬上去了。他說,當我坐在那個同樣的地方,我跟四歲的自己坐在那個地方整整一天,我跟主耶穌有很多的對話,到了黃昏該走的時候,我回頭跟四歲的自己說:「走吧,我們回家吧!」我今天也想要用這個來鼓勵所有的姊妹弟兄們:「走吧,我們回家吧,去找我們的神」。我們也可以跟俄別·以東一樣,剛才我說的這一些有關陳明軒的,也是神都想要給每一個人的經歷。
我最後想要讀一篇我們的一位姊妹的見證。
我稍微簡述一下這位姊妹,她是我們家女兒的國中導師。女兒新生訓練的時候,在操場上我一眼看到這位老師的時候,神就對我說話:「那個人是我要的人。」上帝的意思是把她託給了我,我就花了女兒讀國中三年的聯絡簿,寫不夠還要再寫小便條紙,我就很想要跟她傳福音,但我不直接跟她講耶穌,我就跟她分享生命、送她童書(因為她也有孩子)。
三年之後,剛好上演「受難記」這部電影,我就胸有成竹、勢在必得,我準備了聖經、荒漠甘泉、盛小玫的「有一天」專輯CD、「耶穌愛你」的小冊子,全部一包抱著要去做三年來的收割。我帶著她去看電影,兩個人哭得像個傻逼,沒有帶衛生紙、沒有帶手帕,滿臉滿身都是鼻涕眼淚的,她哭的比我還慘,尤其是馬利亞那一段。從電影院出來以後我想肯定能夠收割,我問她願不願意接受這位耶穌做她生命的救主?哇,她居然跟我說:「明軒姊,這位神如果像妳活得這麼好、像電影裡面演得這麼好,我覺得祂應該值得我用全心全意把它迎接進來,而不是像現在。我現在假如把祂迎接進來,其實我是看妳的面子,我並不覺得祂真的這麼好。」因為對她來講,都是聽別人說的。
很鐵齒對不對?可是當下我就知道為什麼神會說「這個人是我要的人」,她的裡面其實很真,她想要用真心來迎接這位神。接著我們家女兒就畢業了,兒子還在同學校就讀,只是她是兒子的英文老師而非導師了。我就透過兒子不放棄的繼續寫情書給她,一直到女兒高二,也就是又過了兩年,有一天我接到她的電話,她說:「明軒姊,妳介紹的那一位神,祂還會要我嗎?」原來那個時候她已經憂鬱了,開始在吃憂鬱症的藥。
我接下來要講這位姊妹她在我辦的一個讀書會裡面聽到了小謀老師的這個見證、經歷,她心裡面有很大的感觸,神對她說話,我想要朗讀她跟我的分享來跟大家分享,這個人是怎麼樣子去找到那個關鍵,怎麼樣子去跟神做這個連線。時間點大約是發生在上個禮拜的事情。
另外要謝謝上次有建議我可以用Podcast的姊妹,上帝透過她說了預言,這個讀書會上了Podcast,我再跟大家分享這個資源。
【博雅的見證分享】:
昨天下班路上,聽到小謀老師坐在山坡上跟四歲的自己相處,我的眼淚婆娑不停流下來,我知道神要用四歲的小謀老師對我說話,在我內心深處最靜默的地方,我等候。
今早繼續聽,聽到明軒姐分享神如何透過「行在水面上」這本書對她說話。明軒姊說她不敢向神禱告「讓我走到祢那裡」,那時,我不斷浮現耶穌和彼得眼對眼,對他說:「你過來!你過來!」明軒姐也邀請我們去想我們的四歲小孩在哪裡,我們的船邊(舒適圈)在哪裡?
一邊聽著,明軒姐的聲音漸漸模糊,我看到四年前手術台上的自己,我忽然嚎啕大哭,像個孩子在爸爸的懷裡,把所有委屈、不明白全部都哭了出來。到了學校,原本要收起這一切情緒,我還是讓自己在停車場痛哭了一陣,才下車。
四年前,當我知道自己有惡性腫瘤時,我就有一種路跑盡了的感覺,像是鬆了一口氣,但也有很多不明白。像是一路上跟著神,祂帶著我勇敢作夢,在困境中起飛、認真奔跑,帶我去看我從沒看過的自己,像明軒姐形容過的「牛」。
然而,因為惡性腫瘤,我要接受所有的一切都要停止了。有些事還沒完成,像是娘家信主、還有退休後要去山上當博雅奶奶…我跟神說:「就這樣吧!反正祢負責!」我以為從神手中默然接受一切,就是順服、相信!
後來,在開刀房麻醉的前一刻,我被前所未有的恐懼抓住,醫護人員問我的名字、要做甚麼手術,被綁在床上的我竟發不出任何聲音,眼淚直流。手術後,我活了,但我也像失去了甚麼。弟兄姊妹很關心我,但我卻拼命想躲起來,因為,我找不到自己。從那時候開始,我好像有個回不去的過去,我沒辦法和過去連結,只能變成另一個自己,繼續向前走,我試著整理,卻沒有頭緒。
我常常問神:「然後呢?我接下來的路呢?」那時,我心裡一直有聲音說:「我把自己丟在手術台上」,然後,理性的自己就會跳出來說:「這是沒道理的,這意念不是從神而來的,既然我是屬神的,我就在神手中,怎麼會在手術台呢?」有姊妹傳來為我代禱的分享,「最靠近十字架時刻」「帶我經歷屬靈高峰」,老實說,我一直摸不到這種感覺,超級不整合的。
在新的教會,我選擇做一個安分的基督徒,始終讓自己在舒適圈裡,小組聚會就小小分享,不痛不癢最安全,我先生也跟著我去聚會,好像沒有甚麼多求的了。但是,神還是持續對我說話。有大半年的時間,我讀到啟示錄,神對以弗所教會所說的話時,我會沒辦法讀而哽咽哭泣,當時我也不知道為甚麼。
神也透過一次禱告服事中,趕除我裡面從父親早逝就躲藏的死亡的靈。還有一次,教會來了美南差會的宣教士,信息傳講啟示錄的敬拜,最後分享PPT的底圖,那是人類基底膜在顯微鏡下的影像,基底膜的締結組織像一個十字架,那對我格外有意義,因為醫學上對原位癌的定義就是癌細胞被包覆在基底膜裡面,沒有跑出去成為侵襲身體的癌症,神竟然派一位神僕來告訴我是祂保護住我,但是,那樣的愛好像也只是在知識頭腦裡。
我躲藏了一年半後,被鼓勵當小組長。那時,我一直說沒感動,也很理所當然的說:「如果神真的要用我,我一定會願意啊!但是真的沒感動。」長久以來,我被聽起來很屬靈的話語帶著,我跟自己說「去做神要我做的事叫順服,不去做神沒要我做的事叫敬畏」,卻忽略了自己的領受和所謂的感動是那麼有限。然而,在我百般不願的情況下,有姊妹來為我洗腳,那一刻,我哭了,我心裡想我怎麼那麼自私,為甚麼都要憑感動才去做,難道不能因為需要,就站出來嗎?當下,我憑著意志說:「我願意。」
也在我答應的同時,娘家傳來二姊癌末的消息。我既然跟神說我願意了,我也不再輕易變動,神就透過我站了出來,加倍的賜給我服事的恩典。不只媽媽、二姊信主了,我們整個家族在二姊過世前最後的九個月,神的饒恕、和好、彼此相扶持和安慰的愛一直在我們家族中,我們真正享受了合一的愛。另一方面,當弟兄姊妹的小組長,讀經不能隨興了,陪伴要真實,在許多生命糾結拉扯中,我要緊緊靠著神,自己才能站立的穩,我自己吃最多最飽,生命也被擴張了。
即便如此,神還是知道我裡面的那個小孩還在手術台上,今早,就透過讀書會的分享,真理的光、聖靈啟示的光一一的照進我裡面,我在痛哭中,遇見了神,在那張開刀床上,祂真實地在我旁邊,不再是頭腦理性告訴自己,而是真實地看見在那手術室,我不是一個人,我在阿爸父的懷裡,我盡情地讓自己哭。哭夠了,我要走了,我要讓阿爸父牽著我,回家。
第二天早上,博雅又發訊息給我繼續的分享,這個部分讓我特別、特別的欣慰,因為我一直一直的在等這一刻,就是接下來她講的這些。
神陸續的跟我說話,祂讓我知道為何那半年我無法讀以弗所教會的話(啟示錄2:4),因為「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因為神的計劃和我的不一樣,我就悶了,只是我不敢向神說,所以我就硬著耳不聽。
昨天我問神,為什麼在祢的面前哭完好舒服哦,祂說:「祂已將我的石心除去」,我裡面是祂新造的肉心,所以我會覺得很舒服、很安心。到今早,神再讓我有新的看見,我相信這不但對我很重要,對我哥哥的全家信主也很重要。我願主來,來調整、來帶領成就大事、新事在我的家族裡。
今早我還是靠在阿爸父的旁邊,那種感覺好像我的爸爸不在家很久了(其實是我自己離家),實在有好多的話想問爸爸,這讓我想起我地上的爸爸。我地上的爸爸在我十六歲時就因車禍驟然離世,那時候的我有太多的不明白,每天晚飯過後,我就會送爸爸出門去執勤務。我站在家門口跟爸爸說再見,聽著他的野狼125引擎聲離開家裡。
爸爸離世以後做了十幾年重複的夢,夢中的爸爸伴隨著摩托車的引擎聲回家。我興奮的看著他說:「爸,你回來了,這幾年你去了哪裡?」夢中的爸爸總有不同的答案,總是說這是國家的祕密不能說(她的爸爸是警察)。每一次想起我的爸爸,我總是會流眼淚(爸爸是在執勤的時候因公殉職)。
一次次回憶中,我給自己塑造了一個完美父親的形象,他在外面是人人肯定的刑事組長,在家裡是愛妻愛兒女的父親,他是我的英雄,是我一百分的父親。唯一的遺憾就是他太早離世了。
當我開始困難的婚姻之路後,我就不再做有關父親的夢了,一直到我被神找到,也一路被祂醫治,我才發現,我在我的丈夫身上找完美的父親,所以我很不快樂,丈夫很也痛苦。我的強迫症也就更加的劇烈。
外人看起來我都是最能幹、最盡責、最有包容力、最有愛的,但是透過親密之旅的學習,我知道我的內在誓言、我的情緒按鈕,知道自己有那麼多難搞定的眉眉角角,我竟然在丈夫的身上找神的完美形象,實在太可怕了。面對自己真實的一面,就是我不完美,丈夫也不完美,只有神是完美的。
在上個月的「恩惠與自由」的營會中,我擔任桌長,要敞開自己服事姊妹的第一節課我就被光照。我流淚的跟姊妹們分享,我一直以來覺得父親是完美的,但是我真的要承認,他是缺席的父親。那對我而言是多麼的不容易(因為爸爸已經被她塑造成完美,讓她可以走到今天)。那是16歲的博雅一路走過來可以緊緊抓住往前走的。就是我曾經有過父親,雖然只有16年,但他給的愛、肯定、包容、接納和樂觀的能力已經足夠我一生的道路。
然而,在聖靈的光照中,我真實而且持平的看我的父親,因為過度投入工作的關係,他讓妻子兒女孤單生活,甚至在我哥哥交了壞朋友,開始有偏差行為時,他是用皮帶狠狠的抽打他,甚至把他遠遠的送去私校住宿,讓別人來管教,後來還是出了問題。
回到家中,大姊一路很優秀,未滿20歲就考到了國家的高考。年紀僅差一歲的二姊因為比較的壓力,在18歲就崩潰精神分裂了。媽媽在婚姻裡的孤單,長期的奪命連環call,爸爸因為胃不好,他如果要回家,餐桌上就有新飯菜,如果他沒有能回家,我們就吃剩菜。最後媽媽受不了,就懷疑爸爸在外面有小三。我們要面對的就是吵不停的架,身為老么的我,就是扮乖,不然就會像哥哥一樣被揍、被驅離。我選擇活在風暴圈外,自己建構一個理想、甜蜜的家庭關係,在那裡面只有(完美的)爸爸跟我。
當我昨晚想問阿爸父,這四年來(就是手術臺之後的四年)祢在哪裡?那個覺得自己在開刀房被遺棄的孩子找不到父親,我才驚覺,我把美化過地上父親的形象投射在天父身上了。地上父親不是完美的,他很有限,愛有限,智慧有限,耐心有限,年歲有限。他用他的方式和極限來愛我們,他也離開了我們。但神是完全的父親,祂始終沒有離開,是我,我該走出那16歲就為自己蓋的粉飾完美的家,向地上的父親真正說再見,我要回到天父的身邊,祂是我永遠的家。
這次的經歷我看見我的哥哥生命的景況,雖然他是我們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衝突最大、受傷最深的,但他的未盡之事,也使他將父親完美化。他忘記過去自己有多麼的失控,以致於在他自己的婚姻中,孩子的教養過程中,無法看見自己合乎中道,與孩子目前也出現了問題。他陷入了深深的無助,即便主動要求要讓媽媽和二姊及孩子們都受洗,但他始終無法接受神是他永遠的依靠和幫助,是永不離棄他,無條件愛他、接納他,而且愛他到底的那一位神。我相信也宣告福音的大能和永不失敗的愛要破除一切的咒詛,帶領我的哥哥進入永恆的心意和自由中,亦如神對我的一樣。
感謝主,謝謝明軒姊和讀書會裡面所有願意將自己帶到神面前的姊妺們,不是因為我們做了什麼,而是因為神愛的大能經過願意的器皿,改變了我們的生命。我真的經歷了神在外面喊:「拉撒路,出來」。16歲的博雅出來了,回家了。
我最後想要用這個見證邀請在座的弟兄姊妹,如果你聽了博雅或者我的見證以後,你的心裡面有一種「我也想要跟神產生這種關係」「我也想要回家」,我下面要用一首詩歌,我們來跟神回應。我們不用跟自己說什麼,也不用跟別人說什麼,我們來到主的面前,來跟主說。這首詩歌叫做「一生愛你」,我們用這首詩歌來回應神,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想要對我們說的話,以及神想要對我們說的話。
如果我的來到能夠挑起你們願意跟神做這樣子的禱告,我覺得每一次唱這首詩歌,或者是這類型的詩歌的時候,我都把它當作一次我可以跟神再一次更深的聯結。我今天非常的鼓勵姊妹,等一下唱的時候,就只有妳跟神。就像博雅跟神,就像我跟神一樣。
不要錯過任何一個跟祂的機會,我覺得那不是激情,那是一個化成每一個的日常,就像今天一開始講的,我走在紅地毯上,穿著日常的服裝。我就每一天邀請祂,時時刻刻。
[一生愛祢]
親愛的寶貴耶穌 祢愛何等的甘甜
我的心深深被祢吸引
愛祢是我的喜樂
一生愛祢
一生敬拜祢
一生愛祢
一生榮耀祢
一生奉獻
一生不回頭
一生愛祢
跟隨祢
禱告:
愛我們的主,我相信祢剛才已經收到了眾弟兄姊妹在祢面前所獻上的祭,它不是一個好像曇花一現,像一個火花一樣,它是一個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就願意跟祢一同坐席。我們的日常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我們都願意來經歷祢這一位在博雅、在明軒身上又真又活的神。主啊,孩子拙口笨舌,很難完全說出祢對弟兄姊妹和祢兒女的愛,很想讓祢的孩子聽到祢的聲音。
孩子來到祢的面前,恭敬也敬畏的把祢的眾兒女交在祢的手中,求祢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像俄別·以東一樣,都能夠經歷那一個可以讓我們一生帶著我們全家、帶著我們所有一切來跟隨祢、來狂熱愛祢。那個顛狂愛祢不是只有保羅大學長的專利,主啊,祢要讓我們每一個人享受顛狂愛祢的心。求祢今天早上對我們說的話,聖靈把它封存在裡面,繼續不斷的在我們裡面說。
謝謝主,幫助我們每一個人在奔跑天路的時候,祢不是被關在聖經裡的,祢不是被關在別人的分享裡的,主啊,祢是我們專屬的。主啊,謝謝祢向我們說話,謝謝祢愛我們的心,禱告感謝奉耶穌得勝復活的名,阿們。
110年4月10日 奇異恩典讀書會分享文稿
進度: 讀書會對姊妹們生命造成的改變見證分享 開始讀書會以前,大家應該都有收到訊息,有關讀書會會做一點轉型。這個轉型要如何進行,我已經思考了一段時間,我一直在講,其實每個人都有五千兩,讀書會開始到現在,我算了一下,已經有七到八個月,加起來有三十堂的課,我一直在思考我的五千兩是什麼...
-
進度:第 2 章 -7/ P.18-20 今天讀書會的一開始,維敏戰士摀住她的嘴巴也一定要興奮的告訴大家,她昨天晚上睡不著覺,把時間交給迫不急待的維敏。 ───────── 維敏的見證分享 ──────── 我要分享這兩週都有很奇妙的事發生,先來說上一週。 ...
-
進度:第 2 章 -6/ P.14 、 16-17 讀書會的開始首先要分享我今天早上跟神認罪,今早韋菱傳了她對自己的省思,給了我一個很大的提醒。大家記得在某一次的讀書會( 2020/12/26 奇異恩典 -3 ),我有講到我去台東旅遊,那次旅遊是跟一個企業出去的,裡...
-
書籍閱讀進度:第 1 章 我覺得讀書會越走越走就會發現,它其實也不是一個讀書會,而是上帝在集結軍隊一個創意的方式。讀書會也有很多線上的弟兄姊妹,不受時空的限制,把我們集結在一起。 最近我可以感受到有一些爭戰在我們當中,最起碼在我的心裡與周遭是有一些事情發生...